季明
三、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和巨大反作用
馬克思說,“一種歷史因素一旦被其他的,歸根結底是經濟的原因造成了,它也就起作用,就能夠對它的環境,甚至對產生它的原因發生反作用。”意識形態是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的反映,受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的決定和制約,但是,意識形態並不是機械的、被動的。它具有相對獨立性、能動性和巨大的反作用。這表現在:第一,意識形態是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的反映,但這種反映不是機械的、照鏡子式的,而是能動的、辯証的。第二,意識形態具有相對獨立性。意識形態一經創造出來,就形成相對獨立的價值觀念體系,依靠內在的邏輯力量吸納或征服其他價值觀念系統,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干預社會生活,具有區別於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的獨特的生命力、功能和作用。第三,意識形態具有巨大反作用。意識形態能反作用於社會實踐,維護、干預、影響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這種反作用是巨大的,有時對事件和歷史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當然,意識形態對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的反作用是相對的、有規律的,不是無限的,更不是任意的。在充分肯定和發揮意識形態作用的同時,也應注意不能夸大意識形態的反作用,防止走向極端和片面性。
四、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理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並以唯物史觀對以往意識形態理論進行科學改造的產物。恩格斯指出:“每一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 馬克思通過對德國古典哲學家費爾巴哈的直觀唯物主義學說的批判,對國民經濟學和黑格爾哲學的批判,將黑格爾以神秘的方式表述的顛倒的意識形態理論再顛倒過來,置於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之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告訴我們:不隻經濟基礎、政治上層建筑與意識形態之間存在“結構與功能”的關聯,意識形態內部各觀念系統之間也存在著“結構與功能”的關聯,而且這種“結構與功能”的關聯往往更直接、更迅捷、更變幻激蕩。全面認識意識形態的“結構與功能”是我們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理論”的一把鑰匙,而隻有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理論,才能科學地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蘊含,完成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任務。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社會主義思想“隻能從外面灌輸進去”。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寧在反對工聯主義和“經濟派”的斗爭中指出,社會主義學說是由無產階級的有教養的人即知識分子創造的哲學、歷史和經濟的理論中成長起來的。“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隻能從外面灌輸進去。”要反對任何關於工人運動自發性的主張,將社會主義理論和意識從外面灌輸給工人。灌輸的過程,就是用社會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武裝頭腦的過程,也是人民群眾自覺學習和自我教育的過程。
五、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對主流意識形態理論的繼承和創新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等幾代領導人,以及黨的十八大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都對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理論和實踐進行了不懈的探索,都一再強調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都進一步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方針原則和基本要求,都在推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歷史進程中,對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理論和實踐做出了重大貢獻。
相關閱讀
相關專題 |
· 理論書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