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大力增強生態產品的生產能力

2014年02月11日13:24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大力增強生態產品的生產能力

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是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的亮點之一,是我黨在經濟發展理念方面的一次飛躍,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在生產領域的具體體現。這對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與生態和諧統一、建設美麗中國、確保國家生態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掌握生態產品的基本內涵及特征

經過35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社會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不斷得到滿足。但與此同時,我國物質產品特別是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安全性卻令人擔憂,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讓人民群眾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可以說,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確保食品安全,是提高百姓福祉的一個重要舉措。

生態產品的內涵,廣義上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內都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以循環利用,而且有利於健康的產品,不但包括有形的農業生態產品、工業生態產品、服務業生態產品,還包括無形的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生態服務。狹義上是指與消費者關系密切的安全、可靠、無公害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以及自然生態產品,主要包括農業生態產品、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生態產品,以及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生態服務的一部分。

從狹義生態產品生產的特性講,其一,良好的品質需要優質的生態環境,特別是優質的水源、健康的土壤、潔淨的空氣,這是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的根基。良好的生態環境需要社會的廣泛參與,政府、企業、監管部門、農民等不同的利益主體,都應對此承擔起責任。其二,作為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民的生產行為必須得到改變。眾所周知,目前廣大農村有70%左右的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業生產過分依賴化肥、農藥、除草劑等化學投入品,從而導致土壤污染,特別是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繼而對地下水源造成污染。因此,選擇生態農業模式、適當的生態技術,促進農民生產行為的轉變,將是未來的有效選擇。其三,農業生產提供優質的生態農產品作為原料,工業加工的生態產品才具有基本條件。但農業生態產品的加工生產全過程需要生態技術提供保障,從而避免在生產過程中造成污染,降低生態產品的品質。其四,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還需要國家的引導以及消費需求的推動。從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國家出台一些激勵政策及措施,引導生產主體選擇生態產品的生產。同時,消費者對生態產品的需求才是推動生態產品生產的關鍵因素。

生態產品相對於其他物質產品,生產能力實際上在減弱,這是因為:一、理論界對生態產品意義的理解僅僅局限在一個環節、一個方面,缺乏從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系統的認識。二、政府更關注對GDP增長具有明顯效益的產品生產,對生態產品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三、企業沒有承擔起社會責任,對生態產品的生產缺乏積極性。四、我國生態產品生產的環境不容樂觀。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大氣環境、土壤環境以及水環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生態產品生產的環境空間在日益縮小,從而導致生態產品供應不足與消費者對生態產品日益增加的需求之間的矛盾,以及生態產品生產需要良好的生態基礎與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污染之間的矛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