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智慧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所說“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大意是不論恩怨是非之大小多少,不如“報怨以德”。流行的類似說法是“以德報怨”。《論語》記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和老子是否一個對,一個錯呢?不應該這樣理解。二者的出發點和針對性不同。孔子的“以直報怨”是從個人層面上說的,是個人之間的關系,是個體行為的道德原則。在這個層面上講,儒家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是基本的,正確的。而老子關照的是宇宙的生成、道的運行、天下的秩序,是聖人行為的原則,要實現的是人類文明社會中自然而然的和諧秩序,此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深意。這種以天下和社群整體為關照的聖人不能像普通人對普通人那樣“以直報怨”,而必須“報怨以德”,即是說,聖人要超越於普通人之上,實行更高的行為原則,有更高更根本的關切,不能採取一般人的道德標准。這正像曼德拉放棄了心中個人的恩怨以及種族的仇恨,而以民族和解、國家安定為更高目標。以此為目標、為追求,卻採取常人的以直報怨的原則就是南轅北轍、緣木求魚。如果看不到曼德拉之行為與老子之理論的更高目標,僅從個人之“寬容”和“以德報怨”的角度來評價他們,那就無法充分理解他們之精神的普遍意義和偉大之處。
老子思想的超越精神也表現在“聖人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亦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也”(《道德經》北大漢簡本)。這裡再次說明老子所言聖人在境界上不同於普通百姓。他沒有自己個人私意,而完全以百姓意願為意願。簡單地說,聖人不在百姓中作道德判斷,不劃人格界限,這樣才有資格作天下的聖人,而不是某些百姓的代表。以現代社會為喻,政治家不能隻代表投票支持自己的百姓,而不代表投反對票的百姓。同樣,曼德拉不能隻代表黑人,不代表其他人種的公民﹔不能隻代表曾經受種族主義歧視的人民,不代表曾經推行和執行過種族隔離政策的人民。如果曼德拉那樣做,他當總統的第一天就是南非國家分裂、動亂、甚至內戰的開始。
老子之不辨善與不善絕非糊涂或不負責任,而是要實現聖人更高的行為目標和行為方式。“是以聖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能為”(《道德經》郭店竹簡本)。這裡聖人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聖人之為與通常之為的對照相當明確。聖人隻能採取“輔”的方式,而輔的對象是“萬物”,是為萬物提供自然而然地發展的空間和條件。對照曼德拉之行為,就是輔一切南非人民,而不分膚色人種及其在種族隔離政策下的地位和表現。這好像是不分是非,好像對黑人受壓迫者不公,放過了種族隔離主義者的罪行。而實際上,如果嚴酷懲辦種族隔離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隻會加劇仇恨和國家內斗,結果是讓黑人的種族主義代替白人的種族主義,造成新的種族沖突,完全談不上正義和平等,更沒有國家的安定和團結。一般人要區別善與不善,但聖人,即理想的社會治理者則應該廣泛地“輔”一切百姓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