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具茨山岩畫:中華文明可考的源頭

2014年01月22日08:5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具茨山岩畫:中華文明可考的源頭

1單凹穴

2雙凹穴

3雙排凹穴

4梅花狀環凹穴

5散狀凹穴

6方形凹穴類

7溝槽

8字符

9人物

10組合型

11

12

13

引 言

中國岩畫的分布傳統上認為都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而本世紀初在河南省具茨山的發現表明,中原地區存在著規模大、分布廣、種類多的古代岩畫。這些以凹穴岩畫為主的具茨山岩畫,與巨石、祭壇、古建筑遺址等組成規模宏大的古文化遺址群。繼具茨山岩畫大量發現之后,又在河南省的方城、葉縣、泌陽、淇縣、鎮平、淅川、南召、舞鋼等地相繼發現了同類的刻鑿岩畫,其分布范圍之廣、體量之巨大、形式之多樣,從整個世界的范圍來看,也是首屈一指的。這不僅是整個世界岩畫界的一個驚喜,同時也是中國考古的驚喜,更是早期中國歷史的驚喜。地處中原腹心地域的具茨山,素與傳說時代的炎黃二帝有著時空兩方面的密切聯系,人們很容易將中原岩畫與中華民族的起源和早期歷史聯系在一起,從而對中國文明的探源有了更多的期待。

所謂凹穴是指古代人類刻鑿在崖壁和石頭表面上的一種圖案,英語稱“cupules”(凹穴)“cup-and-ring marks”(杯-環印)。其造型特征為圓形鍋底或直筒狀坑穴,直徑一般在3-20厘米,深度在0.4-10厘米不等。這種凹穴圖案或單獨或成組出現,也往往與溝槽線條、方格棋盤狀、渦形、圓圈等圖案共同出現,從而組成一種符號象征系統。不過這種凹穴圖案,並不僅僅是由於具茨山岩畫的發現而驀然闖入中國岩畫學者的視野,實際上從本世紀初以來,凹穴岩畫便一直是國際岩畫研究的一個熱點﹔此前在中國的福建、台灣、廣東、遼寧以及江蘇等地也發現過數量眾多的凹穴岩畫。許多學者對此已經達成共識,認為凹穴岩畫不僅是文字出現之前的符號象征系統,同時也是最早的藝術形態。法國、印度等地的凹穴岩畫甚至被認為可以早到20萬年前的舊石器阿舍利文化時代。

具茨山凹穴岩畫組合形式及特征

就目前的調查資料顯示,具茨山地區已經發現岩畫點不少於3000處。具茨山的岩畫以圓形凹穴為基礎的抽象構圖為主,間以方形凹穴和各種溝槽,主要形象包括梅花狀圓形凹穴、雙排狀圓形凹穴、棋盤狀網格和混合圖形等。此外,還發現了一些類似字符的岩畫和少量人物形象,以及多處石棚、石圈和疊石等,由此構成了數量眾多、形態多樣、內涵豐富的具茨山岩畫體系。以凹穴為主要元素構成的岩畫,在具茨山岩畫中佔的比例最大。盡管在個體形態上凹穴的形制變化很小,但在組合形式上卻多種多樣,可以將其分為單凹穴、雙凹穴、雙排狀凹穴、梅花狀環凹穴、散狀凹穴等類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