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如何讓思政課堂“活”起來?

2014年01月21日10:4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如何讓思政課堂“活”起來?

北京物資學院2013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之“中國夢、青春夢”戲劇展演。 記者 李玉蘭攝

北京物資學院2013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之“中國夢、青春夢”戲劇展演。 記者 李玉蘭攝

北京物資學院2013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之“中國夢、青春夢”戲劇展演。 記者 李玉蘭攝

北京物資學院2013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之“中國夢、青春夢”戲劇展演。記者 李玉蘭攝

編者按

專業課認真聽,選修課隨便聽,思政課無心聽……如何調動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探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規律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課題。北京物資學院思政部結合實際,努力探索整體改革,摸索出“一二三四”教學新模式,使思政課變成一門大學生喜歡的課,樂於花時間的課,值得關注和探討。

“一二三四”,讓學生動起來

“一二三四”教學新模式是:一個轉變,即由“以教為主”向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因校施教、因課施教、因師施教、因生施教”,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專業特點、個人特點和課程特點緊密結合,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兩個銜接,即高中與大學課程的銜接,思政課課程之間的銜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既存在與高中文綜知識的重合,也存在各課程之間重合的內容,鑒於此,北京物資學院思政部召開高中文綜課與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銜接研討會,厘清高中與大學課程的重合點,大膽取舍。各課程之間重合內容通過教研室研討,劃清講授界限,避免重復。

三位一體,即專題化教學、網絡教學、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專題化教學,每門課程選擇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基本理論點,形成相互關聯的專題,構成教學內容的基本框架﹔深化教材重點、難點等內容,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吸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和學科研究最新成果,深入回答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網絡教學,建成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於一體的主題教育網站和網頁,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同時通過微博、微信等方式,密切關注網上動態,了解大學生思想狀況,加強同大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及時回答和解決大學生提出的問題。實踐教學,分課內實踐教學和課外社會實踐。課內實踐教學根據課程內容採用體驗式、訪談式、參觀訪問、辯論等形式進行,課外實踐教學主要採用社會調查研究等形式進行,並整合學校已有社會實踐基地,開拓新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四個環節,即課前學生准備、課上教師精講、課后實踐中運用、期末學習成果化,做到精心設置、翻轉課堂。課前學生准備,每位教師在授課前提供授課提綱、學習資料、討論問題等,大學生查閱資料、精心准備,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有效參與學習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上教師精講,每位教師每次課講授一個專題,做到“精講”“管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課后實踐中運用,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社會,了解國情,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及中國化成果,分析社會問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結合學校物流特色,指導學生鑽研井岡山時期和延安時期物資流通補給,做高水平、特色性論文。《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指導學生制作電子報,調研北京郊區居民選舉、就業、社保等情況,掌握第一手數據,撰寫調研報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開展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閱讀、研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舉行道德法律小品大賽,實現內化於心、外踐於行。期末學習成果化,把大學生讀書筆記、調研報告、特色論文等成果進行展演、展示,擇其優秀出版發行。(李邢西、郭繼武、高書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