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青輿情監測室年度輿情觀察

2013年 官媒發聲“漸入佳境”

2014年01月06日11:11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2013年 官媒發聲“漸入佳境”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3年,中青輿情監測室觀察官、民兩個輿論場發現,以下4個特點格外鮮明:年度關鍵詞結束了“絕對草根”時代﹔政務微博“自媒體”屬性真正展現﹔官民雙方在與網絡謠言賽跑中“攜手共贏”﹔黨和政府的網絡形象逐步“去臉譜化”,表現出別樣魅力。

  這些特點都表明,2013年,官方輿論場引領輿論的能力正“漸入佳境”。

  官民兩個輿論場的共振在增加

  年度關鍵詞,承載著國民對過去一年生活的記憶符號。在2012年,這十大關鍵詞可能是北京暴雨、舌尖上的中國、莫言、江南style……,但在2013年,此榜單已悄然發生改變:“中國夢”與“三中全會《決定》”力壓“土豪”、“中國大媽”等,成為2013年最強音。

  評出這份榜單的是《新周刊》,微博粉絲超800萬,已連續三年對中國年度關鍵詞做出盤點。中青輿情監測室注意到,2013年以前,大眾記憶曾持續被網絡流行詞佔據,來自政府的“好聲音”最多不過一成。而去年,這一比例一舉佔到四成——堪稱“官方的逆襲”。

  這四個關鍵詞分別是:“中國夢”、《決定》、廢除勞教和單獨二胎。如果說它們有共性,那就是個個都處在官、民兩個輿論場的“交匯點”上。

  改變看似尋常,卻意味深長。

  長期以來,官、民輿論場都呈某種割裂狀態:以傳統媒體為主的官方輿論場,和以草根媒體、新媒體為主導的民間輿論場各說各話,而進入2013年,它們間的“共振”明顯增長。

  “中國夢”在騰訊網、財經網、《新周刊》乃至《咬文嚼字》編輯部分別評選的2013十大關鍵詞/流行語中,不約而同地位居第一,只是此“共振”的一個注腳。有媒體評論員這樣分析其“成功秘訣”:“新領導人上任了,得有自己叫得響的口號。這個口號,一方面要有政治味,另一方面還要有大眾味。與以往硬邦邦的政治口號相比,‘中國夢’具備這兩種味道。”

  官方不再被動,而是主動用承民生、接地氣的議題乃至話語來“打通”兩個輿論場,是2013年網絡輿情生態的最大特征之一。

  中青輿情監測室梳理的2013年分周微博熱點話題排行也顯示,2013年,由官方主動設置議題、並引發民間輿論場熱議的話題佔比,由年初的平均每周不足一成(8.1%,“兩會”期間除外)增至約三成(33.6%)。特別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到年底的這段時間,對各項改革舉措,官方都在穩步由“習慣被倒逼”發展為“主動出擊”。

  它們平均十幾萬、幾十萬甚至數百萬的微博討論數背后,其實都對應著一個民間輿論場熱詞。“無論官與民,誰說的不重要,說什麼更重要。”互聯網上信息流通的這則鐵律,殘酷但公平。

  為何這次官方能實現“逆襲”?因為他們在陣痛期中逐漸摸清,在新的輿論陣地上,“直面民意、內容為王”才能贏得關注和掌聲。

  於是我們看到,面對民眾強烈的改革訴求,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改革六大目標和時間表﹔千呼萬喚中,存在了56年的勞動教養制度“壽終正寢”﹔開啟單獨二胎,讓中國人口政策發生重要轉向……改革力度之大,使它們連續兩周位居日均熱度值第一位,超出微博榜單第二位近6倍﹔更重要的是,這些舉措看似由官方主導,實則得益於呼應民間輿論場的關切,實現兩個輿論場的良性互動。

  如果說互聯網是個新議政廳,那麼在2013年,我們初見:“每個人的微選擇,都匯聚成改革洪流,最終,改變了這個國家的走向。”

  兩個輿論場攜手作出的選擇,穩扎穩打,落子無悔。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