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時代的文化生活,讓人著迷又引人憂慮
“微化”,其實也就是碎片化,碎片化地接受信息,碎片化地閱讀和理解事務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微博和微信,這兩個以個人為單位的自媒體,其新的社會主流交流工具的特性和功用正在前所未有的凸顯出來。微博已經許多次地發揮了它的社會功能。一方面,微博現在已經成為人們接受信息的主渠道,人們,尤其是80后和90后的年輕人開始越過傳統媒體或新媒體的其他方式,依賴微博來接受信息,因此也深受微博中的報道和觀點的影響。另一方面,微博也是每個人直擊信息,進行報道和參與社會生活的主要渠道。它所具有的彌漫式的傳播能力和短小精悍的特點都讓人著迷。相對於微博,微信的力量在於人際關系的緊密性比微博更強,在其中相互加關注的都是見過面的熟人,給予我們相互信任的交流。我們都會在各種不同的微信群中樂此不疲地發布信息,引起討論,微信的公共賬號,更加定點化地將意見傳播給你。
這兩者都帶來我們閱讀方式的相當大的轉變。一是平台的轉變,原來我們的閱讀平台或了解信息或工作的平台,或者是依靠傳統的媒介如書籍、報紙雜志、電視等等,或者依賴電腦和互聯網,但現在變為以移動互聯網和手機為入口的新的生活方式。二是生活形態的轉移,原來我們分為多種形態的生活,如支付靠銀行卡或現金,看電視靠電視機和電視台,閱讀靠書籍,現在都整合到了手機端。這當然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微博和微信也是雙面刃。微博上每個人都是發布者,就沒有了傳統媒體的“守門人”,而且微博的門檻很低,隻需要140個字就可以了。同時,微博裡有大量匿名人群,他們發布的信息往往和他們的身份一樣無法証實。於是微博從開始時,虛假信息就一直是一個被人詬病的方面。有些時候,由於許多人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因此,對一些適合他們的趣味或想法的虛假信息缺少辨別能力,也會出現辟謠往往不如謠言走得遠的現實情況。與此同時,微博由於其短小精悍,往往強化論點而缺少論証,往往是依靠情緒化的語言打動人,而不需要理性的討論,這就造成微博裡罵聲一片,客觀理性的意見往往受到忽視或蔑視。這就使得整個虛擬社會中的言論趨於不同的極端,而復雜的觀點難以展開。微博將我們接受信息的平台“微化”的同時,微信將我們的人際關系“微化”。
“微化”其實也就是碎片化,碎片化地接受信息,碎片化地閱讀和理解事務。這當然也有某種優勢,我們可以快速地知道某些信息,快速地了解某些事情。但問題在於,一是我們的連續性的思維常常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沒,常常不能集中注意力,做復雜的思考,往往會為情緒所左右。二是我們越來越依賴社交“關系”而非社會來進入閱讀和理解。我們往往越來越對社會缺少信任,而對於社交的關系網絡有更多的依賴。我們的社會扁平化了。原來的自上而下的縱向的結構越來越被橫向的聯系所取代。
微博是普及學術的好場所
學術見解,可能在論著中提出,但湮沒在書海中,微博可以作特別的提醒
陳尚君(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以微博談學術,如果把握分寸,也是可以的。這裡也錄一段。如《學問之德識才學》:“1979年涉學之初,讀天津師大學報連載王梓坤《科學發現縱橫談》,從德、識、才、學四方面談治學,雖以自然科學為要,感悟實深,文理學異,為道一也。德下則不抄襲,上則修身淑世皆可屬之。識即悟性,亦即驀然回首那瞬間之參透。才則天分各有不同,學則后天努力尚可彌補。學者當融會悟之。”其實我后來做唐詩輯佚,確實受到此文的影響。
微博也是普及學術的好場所。學術見解,可能在論著中提出,但湮沒在書海中,微博可以作特別的提醒。如《存世唐詩知多少》:“清定《全唐詩》康熙爺序作四萬八千九百首,約數也。日學者平康武夫逐首統計,得49403首又1555句。其中誤收他代詩約千首,互見約6800首,精算恐不足四萬五。拙輯《全唐詩補編》補6400首,刪偽誤加起來,約五萬稍過。此外近二十年新見約二千余,感覺總數似不曾超過五萬三。數年后會有精算。”百余字裡凝聚了我三十多年治唐詩的體會,大的估計基本准確,發出去之后也都能有較積極的反饋。
以微博寫書評,可以直接明快,把最直接的感受寫出來。如《徐渭禮文書》:“浙江武義徐渭禮墓出土南宋知泉州徐渭禮平生官告文書,提供了南宋官僚文化的極其珍貴的文物。其中授官誥是原件,由官員保存,而推薦官員則是副本,一足見當時文書復制技術已經極其發達,二見推薦官員是極其嚴肅認真的事情,被推薦官員的今后所為,推薦者要負責。史書常見之坐累貶官,即屬此類。”這是中華書局剛出的大書,我的感受必須與新書廣告有所不同,所以特別說其在官場文化中的意義。意外的是,該微博發出不到十分鐘,就見該書責編的興奮回復,愉快!
學人參與讓自媒體表達更規范
《道德經》不過就是五千多個漢字,換算成新浪微博,還不到四十個段子。四十個微博憑借思想的力量影響中國數千年
馬勇(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微博是網絡時代的自媒體,對於中國人來說,就像造紙術、印刷術的發明一樣重要。造紙術、印刷術之前,中國人的書寫工具、文明的傳承方式沒有辦法落實,直至這兩項重要發明出現,使中國文明的創造猶如井噴。新時代的微博、“朋友圈”等改寫了“紙質文明”時代的規則,讓文明的創造與發展變得並不是那樣深不可測,專業知識人可以在這個平台提供更優質的知識產品,一般民眾隻要有想法也可以自由地進行表達。
對於知識人來說,自媒體、微博、朋友圈,當然不是自己惟一的工作平台,更不能全天候在這裡為了“粉絲”而活著。知識人在自媒體上可以發表看法,引領,或者謙虛點說刺激、誘導新看法。就我個人的觀感,中國的自媒體真正進入專業知識人的視野到現在不過三五年時間,少數知識人的進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自媒體的生態。換言之,如果沒有知識人的進入,今天的自媒體發展已經不可想象,三五年前我們這一代人剛進入的時候,一片茫然,不知道那些特殊的符號,還有那些莫名其妙的語詞。至少就語言文字而言,知識人的進入使自媒體的表達更規范,而不是相反。
至於專業領域,許多學人認為自媒體不適宜於學術的表達,就像《北京日報》的問題那樣:140字能說什麼?這個問題對西方來說可能是個問題,但對中國而言,恰恰回到了文明的初始與本原。
西方文明自希臘、羅馬時代就與中國文明同步不同調,亞裡士多德、柏拉圖等西哲,無不喜歡長篇大論、夸夸其談,周密的論証,層層推理,讓西方文明在邏輯學上有突出貢獻。這個傳統一直被西方學者繼承下來,現在的西方學術至少在形式上依然謹守傳統,強調邏輯、論証,資料豐富,敘述周延。
與西方文明稍有不同,中國文明自孔子、老子開始,就傾向於簡單明了,傾向於智慧,傾向於格言。中國文明的這個特征,或許像利瑪竇所批評的那樣,缺少邏輯與論証,但利瑪竇也承認孔子那些近乎格言的表達,確實深刻影響了中國幾千年。其思想的深邃與周延,媲美於世界上任何思想流派。
至於老子,開創了后來一個綿延數千年的學派,但我們去閱讀那本《道德經》,那麼多極富哲理、充滿智慧的思想,不過就是五千多個漢字。換算成新浪微博,還不到四十個段子。四十個微博能夠改變中國,影響中國數千年,其思想的力量並不弱於西方任何一個長篇大論的哲學家、歷史學家。
當然,就今天中國的學術環境而言,也並不是每一個知識人都適合到自媒體上去表達。各人情況千差萬別,上,還是不上微博,還應該像胡適忠告青年學生的那樣,性之所近能之所及。
人生苦短,喜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