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高考:社會化考試如何推行?

2013年12月30日13:3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高考:社會化考試如何推行?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明確提出:“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決定》關於教育改革涉及許多方面,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這句話。2010年7月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已提出“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的設想,《決定》進一步將規劃綱要中的“有的科目”探索實行社會化考試的設想明確到外語一門科目。而2013年12月初步公布的“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在有關探索“外語科目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改革方面,更具體地說:“外語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由學生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增加學生的選擇權,並使外語考試、成績表達和使用更加趨於科學、合理。”高考科目有許多門,為什麼社會化考試首先要以外語為改革對象?社會化考試應如何推行?應注意哪些問題?

為什麼要探索社會化考試?

高考改革是中國教育中一個帶有全局性的關鍵問題,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節點,改革敏感而復雜,涉及面廣,是事關民生的重大議題。如何推進改革,人們見仁見智,提出許多改革設想,其中之一就是要改變“一試定終身”,實行一年多次考試。

我們認為,由於向來規定高考可以復讀多次參加,而且確實有大量的學子多次參加高考最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高考其實並非“一試定終身”,只是對當年招考的“一錘定音”。但一年一考對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偶然性,為防止偶發情況影響考生發揮,降低高考風險,緩解考生和家長的心理壓力,多年來有人提出實行一年多考,有人提出像美國的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簡稱SAT)一年考7次。不過在中國實際上很難全面實行一年多考,只是到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外語科目實行社會化一年多次考試才逐漸有了更多的共識。

2009年9月,筆者主持的首批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最終成果《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研究》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在該書結論改革建議部分提出:“推進外語考試改革。以英語為主的外語考試改革是20多年來中國高考改革的先行科目,如標准化考試形式的推進,標准分的採用,都有較成熟的經驗。在近年內,部分省市的英語科目可考慮改為社會化考試。像英語測試和實際水平穩定性比較強的科目,將來可以考慮變為一年多次的社會化水平考試。實行自適應考試,即考生按照英語新課程大綱要求7-9級,賦予等級,學生高二開始可以考,進行多次水平測試,選擇成績最好的一次作為報考的依據。這樣高中生實際上有4次以上的機會,大學按照自身需要公布對英語的要求,學生則相對具有一定的考試靈活性。另外,當前高考傾重語、數、外三科,而其中有兩科為語言類科目,尤其是外語科目,相對有利於女生,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過早地限制部分男生的發展潛力,加重性別方面的不平衡。因此,可以考慮推動在高考和計分錄取中降低英語分值的實驗。”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提出改革高考英語科目,要求改革英語教學和考試的壓力日益增大,全國“兩會”上也有對英語教育和考試進行改革的提案,民間對改革英語考試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可以說,對高考英語科目進行改革是大勢所趨,順應民意。

之所以選擇外語作為“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首選科目,是因為以英語為主的外語是最有條件或有可能試行一年多考的科目。80年代英語就是標准化考試的先行先試科目,現在又一次作為一年多考的改革試點科目,這是由於科目本身的性質和特點所決定的。因為外語考試成績穩定性比較強,外語考試標准化程度高,測量結果比較可靠,外語社會化考試在國際上有比較成熟的經驗,技術上也比較可行,且有美國的托福、英國的雅思和中國的出國人員外語等級考試作借鑒,因此外語科目採用社會化考試具有比較多的共識。改革高考外語科目不足為奇,我們還是應該用平常心看待,不必作過度的解讀。如果試行英語一年多考証明確實具有可行性,還可以為將來其他科目可能也實行一年多考積累經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