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厲以寧:九方面看當前經濟形勢

2013年12月18日08:44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九方面看當前經濟形勢

社會和諧紅利是最大的制度紅利、最大的改革紅利

社會和諧紅利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通過改革的深入而逐漸涌現出來的,今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很多工作要做,還需要有很多必要的改革措施。但是,社會和諧紅利是我們體制優越性的表現。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由此帶來的紅利,其他國家一樣可以有。社會和諧的紅利才顯示我們制度的優越。圍繞這一點我們要掃清改革路上的障礙,首先要掃清阻礙社會和諧的障礙,通過深入調研,知道社會和諧的障礙在什麼地方。

社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是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如果沒有改革,二次分配再好也沒有用。初次分配改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給農民以產權。農民有了財產,才有財產性收入。黨的十八大以后,2012年11月,筆者帶領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調研組在浙江考察,當地土地確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嘉興農村,看到地上全是放過鞭炮之后的紙屑,農民情緒很高漲。老人告訴我們,簡直和當年土改一樣。土地確權了,農民承包地的經營權,宅基地上的使用權,宅基地房子的房產權,三權三証。有了這些之后,農民心裡踏實了,積極性增加了,養殖業發展了,種植業也發展起來了,農民外出打工之后土地流轉了,宅基地上的房子拆掉了重新蓋,有些人家蓋有四層樓高的房子。他們說,第一層出租給人家開商店,再出租第二層,剩下上面兩層自己就夠住了。城裡上班族和大學畢業生都在這裡租房子。嘉興市在土地確權以前城市人均收入和農村人均收入之比是3.1︰1,土地確權以后是1.9︰1。變化這麼大,是因為農民收入大幅提高了,他們有多種多樣的收入。

還有以前沒有想到的好處,耕地面積經過土地重新丈量和確權以后,增加了20%。耕地增加主要來自幾個方面:一是當初承包的時候土地有好有壞,壞地兩畝折為一畝,現在經過30年的承包以后土地質量都改進了,好壞地都差不多了,所以這次土地重新丈量確權是一畝算一畝。二是過去土地中有田埂,田埂不計入土地,田埂兩邊遮太陽的地方也不計入土地,現在不一樣了,用拖拉機了,不用牛了,田埂拆掉了,鏟平了,重新丈量之后,土地自然增加了,因為田埂都沒有了,田埂兩邊遮太陽的地方也沒有了。三是當初有農業稅,所以農民少報,一畝三分地就報一畝,家家如此,誰也不會按實報。現在,沒有農業稅了,誰少報,那才是傻瓜。家家都實報,因為少報后,你將來土地出租、土地入股都會少拿錢,當然要實報。所以丈量土地后,土地面積增加了。

勞動力市場中供求雙方力量對等化。目前在勞動力市場上,供求雙方地位不均等。每個出來打工的人,無論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是單個人,屬於弱勢﹔而雇主是大企業,是強勢一方。國外可以看到工會的作用很大,中國的工會作用也很大,但工會有時不管農民工,農民工沒入工會,因為他們不是市民。

農民專業合作社要走向聯社。在農產品供求方面,單個農戶作為供方,處於弱勢,而採購商是強勢。採購商的力量大,讓農民很無奈。在國外有農業合作社,還有聯社,聯社的勢力很大。筆者在丹麥和荷蘭考察的時候,看到聯社有自己的車隊、船隊、倉庫、冷藏庫和自己的碼頭。而我們現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剛處在興起階段,規模比較小,以后要走向聯社,這樣,農產品銷售價格就有可能提高了。

教育制度要加快改革。現在,教育資源的配置是非均衡的。人均教育經費是城市多、農村少。農村的義務教育校舍差、設備差、師資差,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差,讀高中的比例嚴重低於城市,讀大學的比例就更少了,所以呈現一種“職業世襲化”狀態,農民工的兒子還是農民工。所以在教育體制改革和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方面還要下功夫。

二次分配也很重要,不能忽視。不過在中國現階段兩種戶籍並存的情況下,中國的社會保障應該著重城鄉一體化。在西方國家有一句話:“一次分配不足,二次分配補”,就是說,一次分配形成了收入差距,二次分配就進行彌補。而在中國不是這樣,一次分配有了差距,二次分配卻擴大了差距,因為城市職工有公費醫療,農民工連合作醫療都不一定能保障,等等。所以,城鄉社會保障要一體化。

至於其他的調整,筆者以為並不是那麼急,比如遺產稅的征收,它的前提一定要完善個人財產登記制度,個人財產登記制度都沒有搞好,憑什麼收?否則,每一筆遺產征稅,都會糾纏不清,稅務部門有這麼多人力嗎?個人財產登記制度完善以后,稅率還要合理,門檻要適度。因為中國和外國不一樣,外國資本主義搞了那麼多年了,中國不同,老的沒有什麼遺產,年輕一些的聽說要征收遺產稅,他們就會轉移掉,或者花掉了。所以,遺產稅率一定要適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