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最早對等量勞動互換的兩種形式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進行全面深入研究的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胡鈞教授。商品經濟的基本關系是等價交換,其內容是等量勞動互換關系﹔公有制經濟的本質關系是按勞分配,其內容也是等量勞動互換。但等價交換與按勞分配是兩種本質不同的經濟關系。體現在二者的“勞動”在內容和形式上是根本不同的。價值的實體是抽象的一般人類勞動或“社會必要勞動”,按勞分配中的實體是“直接社會一般勞動”。差別根源於兩種不同的所有制。等價交換關系承認從佔有優良生產條件獲取更大利益是其特權,因而必然會產生生產者之間的兩極分化。社會主義國家雖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在公有制范圍內取消了等價交換中的特權,實行更進一步的平等。關鍵在於貫徹等價交換向體現按勞分配原則的等量勞動互換的轉化。
關鍵詞:等價交換 按勞分配 社會必要勞動 直接社會一般勞動 干預分配
一、引言:已有的理論成果及其當代價值
在我國經濟學界,最早對等量勞動互換的兩種形式——等價交換和按勞分配——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進行全面深入研究的是著名經濟學家胡鈞教授,以發表在1959年6月《紅旗》雜志上的《關於全民所有制內部商品價值形式問題》為起點,主要經過1982年發表的《社會主義商品貨幣理論與現實》、1989年發表的《對公有制和商品經濟兼容問題的思索》、1994年發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計劃與市場》的進一步研究,直到1999年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為標志,形成了系統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胡鈞教授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他對等量勞動互換問題研究的主要思想,對當今的社會主義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仍具有重大價值。本文總結和運用其主要思想,並順延其邏輯,嘗試對相關問題進行一定的深化研究。
當前我國收入分配的矛盾主要表現為居民之間收入差距過大以及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佔比偏低,后一個問題主要涉及正確處理國民收入中積累投資與消費的比例關系,本文暫不涉及這一問題,主要涉及的是如何認識和處理居民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多方面的,例如有黑色收入、灰色收入等不正常收入的存在。如果從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角度思考,那麼,有決定性的則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由等價交換原則產生的兩極分化的客觀性。本文主要從等價交換與按勞分配的本質區別的考察上來闡明等價交換原則的基本關系以及由它必然導向兩極分化,以及如何避免這種消極后果,發揮它的正面作用,並使其轉化為體現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的等量勞動互換關系,實現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兩個方面利用等價交換關系,在收入分配上產生了兩個現實矛盾:首先,社會主義公有制內部的各個生產單位還要採取相互獨立企業的形式,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之間的交換是建立在等價交換的基礎上。由於這些企業在生產條件方面客觀存在著差別,這種差別決定了企業勞動生產率的差異,這直接產生了企業效益方面的差別。這種差別會引起員工收入分配之間的差別,這完全符合商品關系的等價交換原則,但這一結果顯然是與社會主義按勞分配關系存在矛盾,即與公有制范圍內的等量勞動互換關系是相矛盾的,同為生產資料主人的勞動者的等量勞動不能獲得等量收入。
其次,現階段我國的所有制結構是在公有制佔主體的條件下,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在不同所有制之間以及私有制內部,各獨立企業的勞動的交換隻能是在等價基礎上進行,這些企業間的分配關系是由這種等價交換方式決定的,按價值交換決定了按生產者的勞動所形成的價值進行分配,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利益關系。通過等價交換關系的擴展,導致了貧富差距的日益擴大,這是價值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
上述兩個矛盾在社會主義實踐中的存在,在理論層面上對我們提出了深刻闡明等價交換關系和按勞分配關系的現實差別的必要。但是當前在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中對於這兩者的區別與聯系的認識是不夠的,不少學者把二者直接等同起來,好像二者體現著共同的經濟利益關系。比如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25卷中的編輯《前言》裡面,具有導讀性的編輯者《前言》,這樣寫道:“馬克思第一次區分了共產主義社會發展的兩個階段,並闡明了兩個階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則。他指出,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痕跡,對消費品的分配隻能實行等價交換的原則,即按勞分配的原則……” 這裡的作者認為,對消費品的分配實行“等價交換的原則”,就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這是完全不正確的。因此,從理論上嚴格區別這兩種根本不同的分配原則無論對理論和實踐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等價交換與按勞分配體現本質不同的經濟利益關系
商品經濟的基本關系是等價交換,其內容是等量勞動互換關系﹔公有制經濟的本質關系是按勞分配,其內容也是等量勞動互換。關於等價交換與按勞分配兩種關系的區別與聯系是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提出的。他在談到社會主義階段消費品在勞動者之間的分配時說:“顯然,這裡通行的是調節商品交換(就它是等價的交換而言)的同一原則。內容和形式都改變了,因為在改變了的情況下,除了自己的勞動,誰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東西,另一方面,除了個人的消費資料,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轉為個人的財產。至於消費資料在各個生產者中間的分配,那麼這裡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中通行的同一原則,即一種形式的一定量勞動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 馬克思在這裡所概括的“同一原則”是指二者都是把勞動作為尺度,兩種交換都是等量勞動的交換。更為重要的是馬克思緊接著指出與等價交換關系中的等量勞動交換不同,按勞分配雖然也是等量勞動互換,但是“內容和形式都改變了”,馬克思沒有明確說明“內容”以及“形式”具體指什麼。不同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就是這裡的“同一原則”。似乎“同一原則”就是“一個”原則,誤解主要從這裡產生了。在這裡需要對馬克思所強調的改變了的“內容”與“形式”的具體內涵作進一步闡述,我們會看到這“同一原則”其內涵有著本質不同。
闡明等價交換和按勞分配中的等量勞動互換之間的本質區別,關節點就在於要弄清楚這裡的“不同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中的“勞動”,在私有制商品等價交換關系下,和在公有制等量勞動互換關系下具有不同的內涵,這裡體現著兩種不同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下面,我們首先分析等價交換所體現的所有制關系。
等價交換是私有制商品關系決定的一種交換原則,商品關系的一般規定是彼此獨立的私人勞動對社會總勞動的關系。生產資料歸生產者私人所有,勞動具有私人性質,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由私人決定。可是他們又處在社會分工體系中,處於相互依賴的社會聯系中,所以他們的勞動又具有社會性質。這一矛盾決定了私人勞動不能直接成為社會勞動,隻能通過生產者把他們的產品作為商品在市場上與他人的產品交換,才能實際地被認為是社會勞動﹔必須把個人的具體有用勞動轉化為抽象人類勞動,才能相互比較實現交換。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就是價值,生產者之間隻能在價值這種物的形式上實行勞動的互換,也就是等價交換。所以,等價交換體現著私有制下生產者之間的勞動互換關系。
價值是抽象人類勞動的凝結這一質的規定決定了價值量的決定方法,它不是由個別生產者實際花費的勞動時間決定,而是由社會共同的平均花費的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量的這種決定方法也是由私人勞動的特殊社會性質決定的。因為在私有制條件下,人們之間的聯系不是直接發生在生產過程中,因而誰也不了解對方的生產狀況和勞動花費情況,這決定了人們之間隻能在其產品上評估其勞動的量,商品的價值量隻能在物量上來判斷,同量產品就代表同量勞動,這裡勞動量當然隻能是社會平均的社會勞動時間。所以,價值量隻能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等價交換就是“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交換。這表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反映私有制商品社會生產關系的經濟范疇。
馬克思規定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概念,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從內涵上看,這裡包含了客觀的生產條件和主觀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強度兩個方面的因素。同樣的勞動力若與不同的生產條件相結合,就會有不同的勞動生產率,從而在相同的時間裡就會制造不同量的產品,因而創造不同的價值量。這種規定的關鍵就在於,由於生產條件屬於私人所有,因此它承認由生產條件優劣、等級不同所引起的勞動生產率方面的差別,通過交換帶來的好處亦歸私人所有。所以,與較好生產條件相結合的勞動會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這一勞動在這個社會裡被社會承認為高級勞動,同樣的時間內會形成較多價值﹔相反,與較差生產條件相結合的勞動會有較低的勞動生產率,這一勞動就會在同樣時間內形成較少價值。在實行等價交換原則的條件下,使用優良生產條件的生產者就會在交換中換得比自己實際花費的勞動時間更多的勞動時間。為什麼社會承認使用了較好生產條件的生產者的勞動為高級勞動呢?這是由生產資料私有制決定的。既然生產資料是私人所有,所以由此得到的級差收益就當然歸私人所有,否則就是對私有制的否定。
在私有制商品生產條件下,普遍認為等價交換是最公平的交換原則,這是私有制商品關系下形成的價值判斷。但是從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角度來審視,這裡包含著極大的不公平,因為這裡承認擁有較好生產條件的生產者的特權。正是這種等價交換關系必然導致兩極分化,決定了小生產每日每時產生資本主義的必然結果。因為生產條件好的生產者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更易於採用更為先進的技術,更快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因而從商品等價交換中獲得日益增大的利益,富者愈富。所以,決不能把等價交換關系理想化,好像是最平等、正義的關系。我們今天利用這種手段和方法,應對其有正確的理論認識,充分發揮它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限制它的消極方面,把其會導向階級分化的作用限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下面我們考察生產資料公有制下的等量勞動互換關系,這是一種全新的關系。在公有制條件下,社會總產品的分配是這樣進行的,首先它的一個相當部分是由社會進行“六項扣除”,其中包括積累或擴大再生產部分由社會統一承擔。個人為社會勞動的產品部分,不經過社會全面的產品市場上的交換來滿足社會的需要,用於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的產品部分,包括公益性的產品部分,通過社會機構從總產品上直接扣除在全社會范圍內合比例地配置來實現。在作了各種必要扣除后,余下的部分,在勞動者之間按其勞動貢獻實行分配。一種形式的勞動與另一種形式的勞動相交換,滿足人們的消費需要。這裡存在著另一種性質的等量勞動互換。
公有制決定了個人勞動具有直接的社會性,個人勞動一開始就是社會統一計劃安排的社會總勞動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個人勞動事前就直接是社會勞動。馬克思說:“在一個集體的、以生產資料公有為基礎的社會中,生產者不交換自己的產品﹔用在產品上的勞動,在這裡也不表現為這些產品的價值,不表現為這些產品所具有的某種物的屬性,因為這時,同資本主義社會相反,個人的勞動不再經過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為總勞動的組成部分存在著。” 生產資料公有制下的生產者不是產品的私有者,所以他們之間不交換產品。個人勞動不表現為相互獨立的私人勞動,而是直接作為社會總勞動的一個部分,因而不需要借助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這一中介環節表現其勞動的社會性質。社會成員之間表現為直接的勞動互換關系,不存在價值關系。
在這種等量勞動互換關系中來衡量個人勞動的質與量時,生產條件優劣所導致的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必然會被排除。因為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社會成員在生產資料佔有方面是完全平等的,隻能從勞動者本人的主觀條件即勞動能力方面來評價他對社會的貢獻,任何個人或集團都不應憑借所直接使用的生產資料的優良來佔有由此產生的更大利益,這個級差收益要在全社會范圍內統一分配和使用。每一個社會成員只是通過自己的勞動貢獻給社會,領取符合其貢獻的收入﹔除了勞動之外,他不能提供其他的任何東西,也不能憑借任何其他手段獲取更多收入,否則就是對公有制的否定。同量勞動獲得同量收入,等量勞動交換等量勞動,這是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與等價交換關系中的等量勞動互換的區別就在於,這裡完全排除了由於佔用生產資料的優劣對勞動生產率的影響從而影響個人收入量的這種關系,個人的收入隻能決定於勞動者本身主觀條件上的差別。從社會主義角度來看,這是比等價交換關系實現更先進的公平。不過,這裡還仍然承認個人的體力和智力方面的差別,認可勞動者的個人天賦優良的特權,同樣勞動時間被認為提供更高級或更大量的勞動,因而可以得到更多收入。承認這種差別隻限於個人主觀條件,排除了客觀生產條件優劣的影響,因而也就排除了等價交換必然帶來的導致兩極分化的結果,也排除了產生巨大的貧富差距的情形,實現著社會主義的平等。概括以上關於社會主義公有制范圍內按勞分配中的等量勞動互換關系,我們看到了這裡產生了一個與社會必要勞動概念本質不同的另一個新范疇,胡鈞教授把它規定為“直接社會一般勞動”。
相關專題 |
· 《政治經濟學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