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胡敏:《決定》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3年11月28日09:30   來源:中國改革論壇網

原標題:胡敏:《決定》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新一屆黨中央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動綱領和進軍號角,其內容覆蓋了15個領域,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國防和軍隊改革、黨的建設制度各大領域的全面改革,提出了60項具體改革任務,可謂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

《決定》全篇,不僅蘊含了大量理論上的新思想、新突破,而且以問題為導向,針對我國經濟社會前行中遇到的現實矛盾和難題,提出了新一輪改革的切實舉措,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如果能夠切實將《決定》中提出的“含金量”足夠高的每一項改革任務切實落實下去,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轉變為國家治理能力,並依靠改革紅利最大程度釋放出社會活力,未來十年的中國社會將會發生重大變化,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將深受其益,出現根本性的改變。

·改革將影響著普通人的生活選擇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正式公布后,各大媒體推出專家學者的各方面解讀文章,各個層次的百姓也是翹首以盼,紛紛從文件的字裡行間希望讀出這新一輪改革將如何改變著我們普通人的生活。

坊間推出的各類版本的圖解,足實描繪出一幅幅《決定》改變未來生活的現實圖景。的確,也正像大家所解讀、所期盼的,隨著《決定》提出的一項項改革的落實到位,我們很多人的生活,比如,生、養、教、醫、住等,都會因為這一系列改革將發生著重大改變。

首先最為普通家庭關注的就是“單獨二胎政策”的啟動。《決定》提出:在“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不變的情況下,“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這意味著:如果一個單獨家庭想要兩個孩子,那麼這個家庭的孩子將不再孤單。雖然文件對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沒有確定全國的統一時間表,但面對日益老齡化到來的中國社會,我們已經到了需要適時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時候。

最近有一個熱播電視劇《老有所依》在觀眾中反響強烈,電視劇就是生動刻畫了現實中國社會家庭結構中老齡人生活安居的窘迫問題。35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改變了中國社會人口和家庭結構,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特別是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出現”剪刀差”拉大的現實,我們需要對生育政策作出調整。這不僅影響每一個普通家庭,也關乎中華民族的未來。

家庭有了孩子,成才關鍵靠教育。近十多年來教育問題成了中國社會一大矛盾焦點,“上學難、上學貴”的社會困境廣受詬病。《決定》指出:“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准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還提出,“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等等。這些意味著,城市孩子的家長將不再因擇校而煩惱,不要再花冤枉錢去高價租住學區房﹔邊遠鄉村的學生照樣可以學到優秀學校、優秀老師教授的課程﹔中學生不再一考定終身,“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的政策也會使學生們知識更加全面。

學生讀完書,進入社會在就業。近年來,國家經濟結構在轉型升級,就業“亞歷山大”,直接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決定》提出,“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建立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的聯動機制,健全政府促進就業責任制度。規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鄉、行業、身份、性別等一切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和就業歧視”。要“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就業。結合產業升級開發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政府購買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更多用於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有了這樣的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和政府促進就業的責任制度,我們將不會再看到一個因為長相不佳或者患了肝炎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我們的身邊也會有更多的優秀年青人自主創業,實現比爾·蓋茨般的創業夢﹔與此同時,未來幾年,我們也將不再看到千萬大學生擠“公務員考試”的獨木橋。

工作一生,人都有年老退休的時候。但目前,我國老齡化社會提起到來而社會養老金缺口又日益加大,迫使我們像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決定》是這樣說的:完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這就是說,到了退休年齡,您可能不一定非得退休了。如果退休了,保障也多了。

與年老退休緊密相隨的就是醫療和養老保障問題。“看病難、看病貴”是當前一個社會難題。《決定》指出,要“完善合理分級診療模式,建立社區醫生和居民契約服務關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縱向流動”。還要“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要通過“加快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保險,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和“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等等,待我們退休后全社會應當有了一個比較健全的社會安全防護網。

當然,與普通城鄉居民相關的戶籍制度、農村宅基地制度、社區矯正制度、房產稅立法的適時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等,也將根本調整普通人的社會利益關系,真正形成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等一系列群眾關切的現實利益問題,普通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尊嚴將得到實質性地維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胡敏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