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學思考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

舒國增

2013年11月01日11:20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學思考

三、堅持總體受益,正確處理講求效率與注重公平的基本關系,使最廣大人民群眾在改革中得到實惠

總體受益是全局和局部辯証關系的正確體現,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改革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受益或所有的人都同等程度受益,但從總體上講,任何一項改革措施出台,都必須使多數人受益,不能讓多數人吃虧,盡管這種受益有可能會是眼前的吃虧和長遠的得益。能否讓多數人受益,關鍵是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效率與公平是人類社會永恆追求的兩大價值取向,兩者並非“非此即彼”、“零和博弈”,而是緊緊扭結在一起,相互影響,不可偏廢。效率主要靠市場機制調節,以鼓勵先富﹔公平主要靠政府調控,以促進共富。我們所要追求的改革目標,就是要推動發展更有效率、促進社會更加公平、實現生態環境更可持續。

效率是公平的基礎。沒有效率就沒有實現公平的條件和源泉。建立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貧窮落后基礎上的公平,隻能是低級的甚至是扭曲的公平。誰擁有效率,誰才有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誰損害了效率,誰就必然會傷害公平。從浙江發展的實際看,提高效率最緊要的任務就是深化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切實解決好“亂配、錯配、低效配、無序配”的問題。比如,在土地方面,可探索開展工業用地彈性制度改革,探索開展農村宅基地統一收儲、有償使用的改革,以市場方式促進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在資金方面,可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入股金融機構和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探索民間資本發起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試點,努力解決民間資金多、投資難,中小企業多、融資難的“兩多兩難”問題。在水資源方面,可探索開展用水總量控制和水權交易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水質監測獎懲制度,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在環境容量方面,可探索建立用能指標交易機制,探索建立二氧化硫節余指標市場交易與財政補助挂鉤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碳排放權總量控制和交易機制,使有限的環境容量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公平是效率的本體。沒有公平就沒有效率存在的理由和保証。提高效率的直接誘因是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所有人過上富足幸福的生活。同樣,公平解決得越好,生產關系就越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從而就越有利於經濟效率的提高。一旦顯失公平,市場必然喪失活力,社會必然動蕩不安,效率提高也是難以實現的。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涉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要把追求社會公平作為奮斗目標,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地區、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在發展社會事業、促進創業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確保社會成員都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都能夠依靠勞動創造財富,都能夠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和社會生活,都能夠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四、堅持群眾路線,強化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基本觀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推動改革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和真正的英雄。這徹底顛覆了以往階級社會把人民群眾視為社會底層、壓榨對象的謬論﹔有力駁斥了資產階級思想家既主張“天賦人權”,又認為人民群眾缺乏理性、不能正確行使權力,需要通過契約把權力讓渡給社會精英階層的怪論,開創了人類社會發展學說的新境界。堅持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是區別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哲學基礎。人民群眾是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創造的主體,也是推動各項改革的主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中,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眾的期盼作為最高追求,堅持不懈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做到正確對待群眾、永遠相信群眾、堅決依靠群眾,讓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改革、共享改革成果。

改革要站穩群眾立場、回應群眾關切。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改革的根本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同群眾一塊苦、一塊干、一塊過,把自己擺進去,把群眾當親人,自覺自願、發自內心地服務群眾,勇於自我革命、讓利於民。為了解掌握廣大群眾對改革的所思所盼,最近浙江省委政研室分基層黨委政府、企業和群眾三個層面進行了問卷調查。據調查問卷分析:基層黨委政府的同志認為,經濟體制改革中按重要性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土地制度改革、金融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分別佔57.3%、17.1%和17.1%﹔社會體制改革中按重要性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教育體制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分別佔51.2%、17.1%和12.2%。企業調查認為,改革的重點按重要性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優化企業扶持政策、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分別佔27.7%、23.2%和19.6%。群眾調查反映,最迫切需要改善的按重要性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食品安全、收入水平、生態環境,分別佔44.1%、31.4%、30.4%。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群眾的願望和訴求,是我們謀劃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依據。

改革要尊重群眾創造、總結群眾經驗。群眾中蘊藏著推動改革發展的豐富智慧和巨大力量。過去35年,浙江改革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就,說到底是人民群眾創造的。無論是鄉鎮企業、民營經濟、專業市場、塊狀經濟,還是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改革、城鄉二元體制改革等,每一項重大改革舉措、改革中的每一次重要進展,都是人民群眾自發推進到制度自覺的結果。黨的十六大以來,省委作出的實施“八八戰略”、推進創業富民創新強省、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現代化浙江和干好“一三五”、實現“四翻番”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無不閃耀著群眾路線的光輝。浙江是沿海經濟發達省份,相對於全國,我們會更早遇到一些新的帶有普遍性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在資源環境壓力加大、人口紅利漸失、生產成本上升的新形勢下,各種矛盾更加集中,多方利益更加糾結,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切實尊重和保護群眾的首創精神,把群眾的實踐作為我們探索規律、發現真理、獲取真知的不竭源泉,下更大功夫了解基層和群眾在改革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及時總結基層和群眾在實踐中取得的成功經驗,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的思路、辦法和舉措。

改革要凝聚群眾共識、團結群眾奮斗。改革能否順利推進,關鍵是能不能有效地把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團結起來。抽象地談改革,幾乎所有人都贊成,但具體到改什麼、怎麼改,往往是各執一端。不同地方、不同階層、不同領域、不同方面,面對現實的或預期的利益消長,要做到思想認識完全一致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需要把最大公約數找出來,最大限度地求同存異,在深化改革問題上形成聚焦。要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通過民主聽証、民主懇談、民主討論等方式凝聚共識、鞏固共識、發展共識,切實消除群體隔膜,清除溝通障礙,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廣泛團結起來,把一切可調動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不斷聚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