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方向

黃茂興

2013年11月01日08:5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方向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今年5月,國務院批轉了《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確定今年要在行政體制、財稅、金融、投融資、價格、民生、統籌城鄉等領域加大改革力度。近日,由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等35個部門組成的經濟體制改革聯席會議制,已由國務院批復同意成立。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和信號表明:新一屆政府以“簡政放權”為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明確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戰略重點與主攻方向。新形勢下,對於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提升的重要時期的中國來說,就是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消除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速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圍繞推動經濟轉型深化改革,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攻方向,促進需求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

  當前全球面臨著經濟、能源、糧食、氣候變化等多種危機的影響,各個國家紛紛將實現經濟轉型發展作為突破口,出台一系列新政,努力打造經濟轉型升級版。從我們國家來看,要切實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切實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在要求和根本途徑。

  加快推進需求結構調整,健全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實現由外需導向、生產型結構向內需導向、消費型結構轉變。必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堅決打擊、取締非法收入,規范灰色收入,不斷減少政府和企業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額,讓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長既快於政府和企業所得增長,又快於高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扭轉收入差距拉大的趨勢,這樣,消費增長才有堅實基礎。同時要繼續縮小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推動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社會群體之間收入差距趨向合理。隻有這樣,消費增長才有堅實的基礎。此外,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國際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我國應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外貿發展從規模速度到質量效益的轉型。推動加工貿易從組裝加工為主的低端,向研發、設計、核心器件制造以及物流等中高端方向升級,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上的地位,逐步實現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從資源密集型向資源節約型的轉變。最終實現在需求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

  把產業結構調整作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有效抓手,將穩增長、調結構和深化改革結合起來,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實質性轉變。產業結構調整是經濟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增強農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增加科技含量、提升研發設計、重視品牌建設、改善市場營銷,實現“高端化、品牌化、精細化、清潔化”發展。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不斷提高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提升服務業的質量和水平,充分發揮服務業在啟動內需、擴大消費、促進需求結構調整中的關鍵作用。大力發展金融服務、現代物流、高技術服務、商貿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支持文化創意、服務外包、電子商務等新型服務業態的發展。國家應引導社會資本有序進入實體經濟領域,並要注意適當控制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財務風險和市場風險。

  當然,無論是穩增長還是調結構,都需要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改革前置性審批制度,加快壟斷行業體制改革,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降低民間資本准入門檻,拓寬民間投資領域,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為各種資本有序進入和不同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提供制度保障。最終實現在產業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