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從願景到實踐——北京論壇創辦十年發展回顧

2013年10月30日08:1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從願景到實踐

  把握話語權:發出北大學者的聲音

  毋庸諱言,現代意義上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乃至人文領域,其基本概念、主要理論、重要思潮,大多發端或興起於西方,西學東漸之影響、歐風美雨之吹沐已經超過了兩個多世紀。時至今日,各學科領域之學術體系的建立、評價標准的確定、發展方向之引領,西方仍佔很大優勢,全球學術界的話語主導權依然主要在西方。這並非妄自菲薄,而是人類文明發展歷程的一個特定階段,所有摒棄夜郎自大幻想、持有實事求是態度的人都不會否認這種發展的差距和西方文明對當代世界的巨大影響。

  在承認差距的前提下,我們需要縮小這種發展的差距和不平衡,這依賴於東西方文明的對話和學科的交流,世界需要聽到東方的聲音,北大學者在這一重要的歷史契機面前責無旁貸。作為北京大學主辦的國際論壇,北大學者是北京論壇的東道主,所以他們不但有樂見“有朋自遠方來”的熱情與氣度,更有主動設定題域、率先直抒胸臆的自信和權利。北京論壇為北大學者提供了把握學術話語權的平台,創造了讓世界聆聽東方的機會。

  十年來,北京論壇學術委員會每年均遴選和邀請一位北京大學的知名學者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向全世界展示北大學者的情懷、體現北大學者的關注、發出北大學者的聲音。對每位擔當北京論壇主旨發言人的北大學者而言,這是一種榮譽,也意味著一種責任,因為他們集中代表和體現了當代北大學人的學術水准和精神魅力。

  在2004年首屆北京論壇上,湯一介先生以“‘文明的沖突’與‘文明的共存’”為題發表主旨報告,之后——

  2005年,何芳川先生以“21世紀東亞文化建設與文化自覺”為題發表主旨報告﹔

  2006年,袁行霈先生以“中華文明的歷史啟示”為題發表主旨報告﹔

  2007年,葉朗先生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意識”為題發表主旨報告﹔

  2008年,王緝思教授以“當代世界政治發展趨勢與中國的全球角色”為題發表主旨報告﹔

  2009年,周其仁教授以“中國經濟增長的基礎”為題發表主旨報告﹔

  2010年,潘文石教授以“明智的倫理抉擇——是安全穿越生存瓶頸的唯一指南”為題發表主旨報告﹔

  2011年,林毅夫教授以“二十一世紀全球多極增長格局中的中國經濟發展和文化復興”為題發表主旨報告﹔

  2012年,厲以寧先生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安定和諧”為題發表主旨報告。

  這些引起廣泛關注和巨大共鳴的主旨報告,是北京大學學者對關系到全人類共同福祉的重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生態等問題的思考和探索,充分代表了當代北京大學學者的研究水准和實力,集中體現了東方學者的全球視野和學術情懷。

  十年來,有超過700人次的北京大學學者參加過北京論壇,在論壇上發表觀點、交流互動,同時也體驗著在燕園“主場”充當東道主歡迎全球同行的興奮與快樂,“北京論壇學者”是所有這些北京大學教授共同的學術身份,就如同它也是其他3300余位全球知名學者的共同學術身份一樣。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北京論壇(2013)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