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北京論壇十周年寄語】胡顯章:和諧文明與文化育人

2013年10月29日15:01   來源:北京論壇秘書處

原標題:【北京論壇十周年寄語】胡顯章:和諧文明與文化育人

胡顯章 清華大學教授、原黨委副書記、亞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曾多次出席北京論壇

  北京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總主題,凝聚全球學術研究力量和智慧,成功地組織了一系列高層次的研討,為促進多元文化的對話,推進世界文明和諧與共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一活動,充分顯示了北京大學多學科的優勢和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也生動體現了給予論壇以巨大支持的韓國高等教育財團KFAS和SK集團的高瞻遠矚和博大襟懷。

  在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前總長金在烈先生的推動下,一批名校組建了亞洲研究中心,這些中心不僅努力在本校開展豐富多彩的中韓學術交流活動,而且相互支持策應。清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在北京論壇起步之初,就將支持做好這個論壇當作自己應有之義,我本人作為清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的副理事長和學術委員會主任,一直是北京論壇的積極參與者,當然也是這個高端論壇的受益者。

  我的學科方向是高等教育與大學文化研究,而北京論壇不僅具有高層次的特點,還有多學科的覆蓋面,所以,我常常可以找到大致合適的切入點,參與討論。現在,北京論壇要慶賀十周年華誕,為對北京論壇組委會所付出的艱辛表示敬意並響應組委會撰寫紀念文章的召喚,我想就以文化育人為切入點,從一個側面談談對“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總主題的理解和闡述。

  一、和諧文明是人類共同的理想

  北京論壇以和諧文明為重要的主題是十分明智的。一方面,和諧文明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另一方面,在現實世界中有著許多不和諧的因素需要共同來克服。北京論壇的舉辦,正是為實現共同理想而肩負起共同責任的實際行動。

  在我國歷史上,許多有識之士提出過不少有關和諧文明的思想。在堯舜時期就有“團結九族,協和萬邦”的方略﹔孔子及其弟子有“禮之用,和為貴”的理念﹔《禮記 禮運》描繪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理想社會﹔孟子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念﹔墨子提出了“兼相愛”、“愛無差等”﹔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出要建立一個“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中國共產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成為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和諧最美”的哲學觀﹔柏拉圖認為“公正即和諧”,追求以整體主義和社會正義為基礎的和諧“理想國”﹔赫拉克利特提出對立和諧觀,稱"互相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才能造成最美的和諧"等﹔1803年,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發表《全世界和諧》一文,指出現存資本主義制度的不合理性,必將為“和諧制度”所取代,並在一塊土地進行試驗,稱之為“新和諧村”﹔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進行的試驗,也是以“新和諧”命名的。1842年德國空想社會主義者魏特林在《和諧與自由的保証》一書中把社會主義社會稱為“和諧與自由”的社會,並指出該社會的“和諧”將是“全體和諧”。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等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主張給予了批判性的肯定,指出“提倡社會和諧”是“它們關於未來社會的積極的主張”。2004年,聯合國創立了世界和諧基金會,以致力於全世界的和諧、和平與維持生態平衡的建設,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國家之間的和諧、宗教之間的和諧、家庭之間的和諧、及人體自身的和諧與保健”,倡導:“求小同、存大異、共放光芒”。

  以上說明,實現和諧文明是人類共同的理想。由於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片面逐利性,常常在物質財富取得增長的同時,出現了社會的不和諧,偏離了人類的共同理想。比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功,但是,由於人們理念上重工具理性輕價值理性,社會普遍出現重物質輕精神現象,加上制度上未能對貧富差距以及腐敗現象做出有效控制,精神文明未能與物質文明協調發展,社會的幸福指數並未相應地提升。因講授《公正:該如何做是好》而享譽全球的哈佛大學邁克爾 桑德爾教授認為:“我們需要努力理解非物質價值觀對生存的影響,這是我們時代最大的挑戰,因為一旦人們實現一定程度的物質豐裕之后,大家就會意識到經濟成功本身是不夠的。人們希望生命有意義,希望思索是非、倫理與道德責任感和怎樣面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境。”社會缺乏公正、公平,缺乏機會平等,缺乏“兼愛”與“愛無差等”,就難以達致“全體和諧”,亦即未能有效走向和諧文明,這是桑德爾所稱的“我們時代最大的挑戰”。北京論壇能夠以迎接時代最大挑戰為己任,在論壇上諸多有識者就此發表真知灼見,可稱為實現人類共同理想所做的可貴努力。

  北京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總主題,不僅以促進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為目的,而且,以世界的共同繁榮和諧為目標。正如中國人大副委員長嚴雋琪在2012年北京論壇開幕式講話所表示:“我們提出了和平發展與和諧世界的理念,就是在國內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對外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謀求人類共同發展。我們謀求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中國既希望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承諾通過自身的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今年6月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清華大學出席第二屆世界和平論壇,發表了題為《同心求和平 攜手促安全》的講話,指出:“中華民族是追求和平的民族。‘和為貴’、‘協和萬邦’、‘化干戈為玉帛’的和平精神,貫穿中華文明的歷史。”“ 通向和平的道路雖然崎嶇艱難,但和平是人類的共同理想,是時代的潮流所向。希望熱愛和平的各國人民和有識之士行動起來,同心求和平、凝神謀發展、攜手促安全,共同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不難看到,和平論壇與北京論壇的共同祈求是共享和平安寧、促進人類文明的和諧發展和共同繁榮。我們高興地看到,KFAS參與了和平論壇的財力支持,朴仁國總長主持了論壇KFAS圓桌會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北京論壇(2013)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