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北京論壇十周年寄語】胡顯章:和諧文明與文化育人

2013年10月29日15:01   來源:北京論壇秘書處

原標題:【北京論壇十周年寄語】胡顯章:和諧文明與文化育人



  三、 和諧文化是文化育人的靈魂

  我們知道,和諧是以事物的差異和矛盾為前提的,和諧是差異在運動中的協調,是矛盾在發展中的統一。和諧的理念,和諧的境界,需要一種和諧的文化來導引,其最高境界就是和諧的哲學。正如2005北京論壇哲學分論壇負責人、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趙敦華教授所說,“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政治學家認識到,世界上一些根深蒂固的經濟、社會、政治問題必須運用哲學思維,深入到文化層次中,才能尋求到徹底解決的途徑。”當代哲學家張岱年先生的“兼和”哲學觀,得到眾多學人的贊同。他提出“最高的價值准則曰兼賅眾異而得其平衡。簡雲兼和,古代謂之曰和,亦曰富有日新而一以貫之。”並說“兼和為上——兼容多端而相互和諧是價值的最高准衡”。這種“兼和”觀,既是對中國古代“和而不同”哲學觀的一個繼承,又是當代文化哲學觀的一個發展。對於文化育人和建設和諧文明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指出:“人類已掌握了可以毀滅自己的高度技術文化手段,同時又處於極端對立的政治意識形態的營壘中,當前,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國文明的精髓——和諧”。努力弘揚“和諧”哲學觀,是文化育人的靈魂所在,是實現中國夢和世界夢的靈魂所在。

  當今,我們面臨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歷史任務,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需求,也體現了在經濟上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人們對高尚精神生活的迫切追求。在這一背景下,文化哲學正在中國勃興。這不僅體現為文化自覺的需求,也是哲學理論保持自身生命活力所需。文化哲學將人對真善美的綜合追求和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並強調文化的整體性原則。 正如清華大學哲學系鄒廣文教授所說:“在今天人們之所以開始關注文化的整體性問題,是因為全球現代化實踐極大地拓展了物質、工具與技術為主要支撐的現代性維度,甚至將其視為現代性的全部價值內涵。這種傾向導致文化被切割成碎片,其豐富的人文內涵被肢解了。” 出現了人成為哲學家馬爾庫塞所指的“單向度的人”或建筑大師梁思成所批判的“半個人”的現象。而實際上文化和價值具有不可分割性,文化哲學作為人類文化追求整體性時代的哲學表現形式,對於文化整體性消解現象具有抵制和導引作用。文化哲學帶有和諧哲學的特點,對於人們科學處理精神與物質、科學與人文、教育的認識論哲學基礎和政治論哲學基礎、育人為本與科學為根、文化的民族性與現代性乃至民族利益與全球共同繁榮等,均有激發辯証思考,促進和合的作用。

  《管子˙權修》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北京論壇走過了十年的歷程,已經在東方大地上樹立起一棵具有中國特質又為世界學人青睞的學術大樹,我們期望它不斷發揮其特有的文化影響力,為傳播和諧文化,孕育具有社會責任感與和諧文明的一代代新人做出歷史性的貢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北京論壇(2013)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