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隻有站在世界大局和歷史大勢的制高點上,才能充分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的意義——

李德順:怎樣理解我們的文化優勢

2013年10月28日08:06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怎樣理解我們的文化優勢

  ■中華優秀傳統精神文化的突出特征,總體上表現為:每個民族和個人“自強不息”的進取意識,與整個文化體系“厚德載物”的宏偉氣質之間的和諧統一

  一種文化的特色和優勢,根基在於其主體本身的存在,在於其主體精神的力量。我們中華民族主體的形成及其主體精神,是造就中華文化基本特色和優勢的根基。

  中國是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漫長的歷史之所以能夠締造燦爛的中華文明,關鍵在於逐步形成了一個偉大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國大地上原有許多部族和民族,這些民族長期共處,並互相交流促進,共同發展,融匯成一個多民族和諧的大家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的產生。眾所周知,漢族本身並不是一個原生的單純民族,而是在許多小的民族多次交匯、結合的基礎上,經過一場又一場偉大的自我創造而形成的。如今的中華民族,已經是歷史上生成和積聚起來的56個民族的整體。“中華民族”既是一個歷史主體,又是一個現實主體﹔既是一個實踐概念,也是一個綜合了種族、經濟、政治和日常生活要素的文化概念。正如習近平所說,“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中華民族”作為自覺主體的形成,是中華文化幾千年延續不斷地發展的必然結果,保持活力的歷史見証。

  中華民族主體的形成,意味著中華文化有了自己的整體面貌和鮮明特色。在歷史和現實中,中國一切大大小小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種文化在不同時期也都有自己的一定特點和收獲。從遠古到明清以后,從中原到邊陲,從海內到海外,中華文化的瑰寶繁若星河。對此,我們可以舉出無數的例証和細節來展示它的寶藏,隨時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色。但我們不能“隻見果實,不見果樹和大地”,不可停留於表面現象和具體成果而忽視它們的整體聯系和歷史脈絡。從總體和深層次上總結,我們更應該看到,正是使56個民族密切地凝聚成一個命運共同體的相通血脈和命運紐帶,才是造就中華民族共同體文化特色的生命力源泉,並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地位。這種血脈和紐帶,首先來自中華民族宏偉博大的主體精神,它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靈魂和主動脈。

  中華優秀傳統精神文化的突出特征,總體上表現為:每個民族和個人“自強不息”的進取意識,與整個文化體系“厚德載物”的宏偉氣質之間的和諧統一。以精神文化的最高形態——哲學思想為例,中國哲學的特有面貌,正是以人為主體,將天、地、人融為一體的思考方式,和以“厚德載物”為取向的人文精神。這一思維方式早在先秦時期,在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諸子百家學說的相互交流和匯合之中,就已經形成並表現出來了。中國傳統哲學一向以人而不是以神為本,因此形成了人本主義的信仰和道德體系。在國家社會層面上,它強調以“厚”為德,主張要有大地一樣的胸懷,包容和承載萬物,使之充分生長繁殖。所以它對內對外都主張“和而不同”,追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境界。按照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具有了寬廣、從容、厚重而機敏的胸襟氣質。中國的有識之士從來不怕改變自己,而是處變不驚,樂於和善於學習借鑒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東西,兼容並蓄以成就自己,從而為自己造就了“大象無形”,不拘一格,氣象萬千,“汪汪如東海之波,澄之不清,擾之不濁”的獨特文化景象。這種匯合百家、與時俱進的哲學風格,意味著中華文化的傳統不是單一的而是復合的,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不是凝固的而是流動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近現代的。

  應該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和“大象無形”,正是一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偉大國家所特有的景象、特有的氣派,是一個有志於肩負人類歷史重任的偉大民族共同體所需要、所應有、所能以自持的文化風格和整體面貌。幾千年來,這種精神作為無形的文化底蘊和活力資源,被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自覺不自覺地保持和發揚起來,至今仍然生機勃勃。從大的方面看,中華民族今天的重新崛起就是它的必然表現﹔從小的方面看,如今無論在內地還是海外,也無論是表達為“認祖歸宗”、“光宗耀祖”、“落葉歸根”,還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為祖國爭光”,等等,總之“我是中國人”這種意識,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民族認同感,對祖國興衰的權利與責任感,並由此產生了無比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這種意識已成為中華兒女的普遍心理特征。

  總之,中華民族主體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和基礎。以中華民族主體精神為核心的文化體系,一直起著凝聚和維系中華各民族精神生命和力量的作用,是中華民族不斷成長壯大,屢經磨難而終不潰散,並能奮起振興的最強大的動力。可以說,這是我們全部特色之中最大的特色,一切優勢之中最突出的優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