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鄭大華:自由主義為何沒成為近代中國的選擇

2013年10月21日08:20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自由主義為何沒成為近代中國的選擇

  ●自由主義為什麼沒有成為近代中國歷史的選擇

  自由主義為什麼沒有成為近代中國歷史的選擇?學術界流行的觀點是:由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因而沒有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作為其階級基礎。其實這一觀點是很值得商榷的。因為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充分,不僅造成了資產階級力量的弱小,同時也造成了無產階級力量的相對不強大,為什麼以無產階級作為階級基礎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最后取得了勝利呢?這就說明,把自由主義沒有成為近代中國歷史選擇的根本原因歸之於資產階級力量的不強大是有問題的。它可能是原因之一,主要的原因恐怕還得從自由主義理論和自由主義者的自身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中去尋找。

  如前所述,自由主義的核心價值或思想內涵是強調以理性為基礎的個人自由,主張維護個性發展,認為國家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障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在個人自由與國家或民族的自由發生矛盾或沖突時,強調的是個人自由優先的原則。盡管西方的自由主義傳入中國后,嚴復、梁啟超、胡適等人根據救亡圖存的現實需要,對它進行過修正,但他們強調的更多的還是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如胡適就一再告訴青年人,要想救國必先救自己﹔要想爭國家的自由和權利,就要先爭個人的自由和權利。然而在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近代中國,擺在國人面前最急迫和最首要的任務不是爭個人的自由和個人的權利,而是謀求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獨立與自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國家和民族都滅亡了,個人又怎麼會有自由和權利呢?即使有了自由和權利又如何予以保障呢?所以強調個人自由和個人權利的自由主義與民族救亡的時代主題始終顯得有些隔膜。這也就是“九一八”事變后,尤其是華北事變后,當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眼前,華北地區已不能擺放一張平靜的課桌的時候,胡適等人還要廣大青年和學生們放下救亡不管,而鑽進象牙塔中安心於學習,理所當然地不能說服廣大愛國青年和學生的主要原因。

  和自由主義不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則始終把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和人民的自由權利放在首位。中國的自由主義者大多是留學過歐美的知識分子,他們身上難免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精英情結,他們不僅瞧不起廣大下層群眾,而且從骨子裡害怕群眾運動,以為隻要像他們這樣的少數知識精英敢於承擔社會責任,就能夠實現中國社會的變革。用丁文江的話說:“少數人”便可以“主宰社會的進步”。正因為瞧不起廣大下層群眾,骨子裡害怕群眾運動,所以無法找到變革社會的現實力量,而他們自身的力量又十分弱小,對於現實的政治斗爭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們提出的種種主張都是從書齋裡出來的,沒有實踐的可行性。與此相反,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則自始就走向下層,堅持與工農相結合。

  相對於封建專制與獨裁來說,民主和自由當然是美好的,但它不會從天上自動地掉下來,就是在自由主義發源地的歐美國家,其民主制度也是經過暴力與革命才建立起來的,如英國、法國的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而中國是一個有兩千多年封建專制傳統的國度,專制傳統根深蒂固,再加上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反民主反自由的力量非常強大,除非用革命的手段把它推翻,否則它不可能自動地退出歷史舞台。中國的自由主義者企圖通過訴諸理性而使封建統治者和帝國主義者接受他們的政治主張,把中國變成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這隻能是天方夜譚。早在清末,戊戌變法和立憲運動的先后失敗即已証明和平改良的道路在中國根本走不通。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經過大革命運動的失敗,認識到“隻有槍杆子裡面出政權”,從而開始了以革命的暴力反對反革命的暴力的斗爭。與自由主義比較,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既能扣住時代的主題,又抓住了變革社會的主要力量,並尋找到了變革社會的手段或工具(暴力革命),因而最終成了歷史的選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