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第二節  民企國企 有進有退
主編 鄒東濤
2013年08月13日14:0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其次,國家加強對非公經濟的支持措施,為私營企業提供平等競爭、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落實私營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事實上,我們已經開始在踐行這一政策了。早在2005年,國家出台了《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非公經濟36條”),私營企業在市場准入、土地使用、信貸、稅收、上市融資、進出口等各方面所受歧視大大減少。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對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更加重視,分別於2009年發布《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0年頒布《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些制度措施是我國十六大以來中小企業取得突飛猛進發展的制度基礎。最近,按照國務院的要求,40多個部委和行業管理部門都出台了貫徹落實“新36條”的實施細則,為更好地消除對民間資本投資的各種歧視、限制以及“玻璃門”、“彈簧門”,實現平等競爭、公平發展提供了制度、政策和機制保障。

未來,國企和民企的格局應該是這樣的。國有企業應該利用其資源、資本、科技密集型、人才等優勢,在少數領域,進一步做大,做強。其核心任務就是要與世界500強企業開展激烈的競爭,不僅要在其中佔一席之地,而且要迅速崛起,佔據新興戰略產業和科技創新制高點,還要成為幾百個行業中的領軍企業,帶頭“走出去”,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民營企業大多屬於勞動密集型、就業密集型企業,則應繼續發揮其成本和效率優勢,能夠有效地幫助各地方發展,同時也能夠在一些領域發揮民營企業靈活性強、創新力強的優勢,接手國企退出后的市場,抵御跨國資本的壟斷,保障國家經濟安全。這是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世界大舞台,需要它們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壯大,共同帶動中華民族的崛起。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