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汪亭友:馬克思主義是普遍真理不是“普世價值”
六、警惕“普世價值”的陷阱
“普世”原本是歐洲中世紀基督教廣泛使用的一個宗教概念。其本意是指普天下所有的人,亦即全人類。到了20世紀90年代,西方的一些神學家、倫理學家把某種普遍接受或廣泛認同的倫理觀念和道德規范稱為“普世倫理”、“全球倫理”、“普遍倫理”或“世界倫理”等,並在國際上掀起一股走向“普世倫理”的熱潮。也大體在這個時期,哲學、心理學、政治學等領域的一些學者,開始把某種普遍認同的現象或觀念概括為“普世價值”。
西方學者在解釋“普世”概念時,主要指大多數人認同的基本共識。“普世倫理”的主要倡導者之一、德國神學家孔漢思認為,“普世倫理”是一種在“倫理方面的基本共識”,是“由所有宗教肯定的、得到信徒和非信徒支持的、一種最低限度的共同的價值、標准和態度”。英國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史學家賽亞·伯林認為,“普世價值”是一種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的地方和情況下、在幾乎所有時代都共同操守的價值,不管人們是否意識到或在行為中表現出來。
但當“普世”概念被引入政治領域后,就被西方主流意識形態和統治集團賦予了特殊的涵義。1996年,美國政治與外交智庫的代表人物塞繆爾·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主張用西方的“普世文明”、“普世主義”對付非西方的文明和非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他認為,雖然蘇聯東歐“共產主義的崩潰”意味著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取得“全球性勝利”,但當今世界仍然存在西方文明與反西方的文明、西方意識形態與反西方意識形態的沖突。他還無奈地指出: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獨特產物,然而“西方人眼中的普世主義,對非西方來說就是帝國主義”。如何對待這種沖突呢?亨廷頓指出:“20世紀末,普世文明的概念有助於為西方對其他社會的文化統治和那些社會模仿西方的實踐和體制的需要作辯護。普世主義是西方對付非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
到了21世紀初,美國開始把“普世價值”作為它推行霸權主義思想、政治、戰略的新攻勢、新概念。奧巴馬政府更是把推行“普世價值”提到新的戰略高度。2010年5月27日,美國政府向國會提交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指出,美國的持久利益有4項,其中第3項是“在國內和全世界尊重普世價值”。這份報告明確指出:美國堅信“普世價值”,致力於在世界范圍推廣“普世價值”。對“普世價值”的堅定支持,這是美國區別於敵人、敵對政府和潛在對手的原因。報告還詳盡闡述了推進“普世價值”要採取的6個方面的戰略措施,比如認可非民主國家的一切和平民主運動的合法性,為“普世價值”推廣者建立一個更廣泛的聯盟等。2010年12月15日,希拉裡·克林頓發布的美國《四年外交與發展評估報告》前言部分指出:在新世界格局中我們必須推動美國的安全與繁榮,尊重“普世價值”觀以及國際秩序。我們從這一點著手,確定重塑世界格局的趨勢。
日本右翼首相安倍晉三早在2006年7月第一次當選首相前夕就鼓吹過“普世價值”。他認為,他的外交理念中心是重視自由、民主、人權和法治這四種“普世價值”,並向亞洲和全世界推廣。他還表示,將加強與共享自由和民主主義等“普世價值”觀的美國、澳洲和印度合作,以亞洲為中心,積極擴大這種價值觀。第二次當選首相后的2013年1月18日,他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發表了圍堵中國的“東南亞外交新五原則”,其中第一項就是“鞏固和普及‘自由民主、基本人權’等普世價值”。
然而在我國卻有人認為,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實現現代化,必須承認“普世價值”,以“普世價值”為尺度,跟國際上的主流觀念接軌﹔在這些“普世價值”面前,沒必要區分姓“資”姓“社”﹔解放思想就要確立“普世價值”的口號﹔中國要立足民族特色,但也要擁抱“普世價值”。有的人甚至認為,30年改革開放歷史功績的取得,就是由於實現了這些“普世價值”的結果。這些言論是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對外包括對中國的“普世價值”戰略的配合。
費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覺’是當今時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就其內涵而言,文化自覺是人對自己文化的清醒自知,其內容隻有自知者能夠真正理解體會。文化自覺決定著人的精神狀態,人們是否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可以通過他們的思想言行表現出來。這些思想言行就是文化自覺的標志。
首先,文化自覺意味著非常清楚自己文化的精髓和優秀傳統是什麼。如果人們要通過科學研究與社會實踐去判斷自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那也就意味著,他對自己的文化還沒有自知之明。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人是當今世界上最缺乏文化自覺的民族。西方人是基督教文化,穆斯林是伊斯蘭教文化,俄羅斯人是東正教文化……中國人但凡討論何謂中國文化的精華,卻常常陷入無盡無休的爭論。
其次,有文化自覺的人會擁有強烈的文化自信,確信其存在天經地義。信念並非僅滯留在頭腦中的主觀觀念,而是人的生命准繩。中國文化是孕育、成型於軸心時代的偉大文化。歷史上,中國人也曾擁有強烈的文化自信,確信“天不變,道亦不變”,自信中國文化暨中國人的生命原則與天地共存。然而,鴉片戰爭以后,由於中西方之間的文明沖突、帝國主義的侵略與冷戰世界格局的影響,加之中國文化的非宗教性質,中國人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與國家的現代化,逐步接受了大量西方的思想觀念,但同時卻遮蔽了自己的文化意識,一步步喪失了文化自信,最終將先人留給我們的中國文化視為封建社會的落后意識形態。因此造成的結果是,很多中國人經常感到文化自卑,雖然熱愛中國文化,卻總是困惑於何謂中國文化的精髓,糾結於中國文化精華與糟粕的辨析,始終不清楚代表中國文化個性的文化經典與精神傳統是什麼。
再次,如果對自己文化有自知之明,就會清楚知道自己是什麼人,而且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人們學習自己文化的經典,就是認識自己,回答“我”是誰,從而以自己的文化界定自己。很遺憾的是,如今我們不少人還面對這些困惑:中國人是什麼人?何謂中國?我們的意識為某些自以為科學卻已落后於時代的思想觀念所遮蔽,使我們漠視讓自己成為中國人的中國文化,而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最后,有文化自覺的人必然確信自己文化的經典著作。在文化經典所建構的知識體系中,不僅有科學知識,還有承載文化精髓的知識﹔后者雖不能驗証於科學實驗,卻仍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如果人們隻相信科學,那就意味著他們缺乏文化自覺。目前中國教育的主要內容,正是傳授這樣一種缺乏文化自覺的知識體系。我們的教育隻傳授知識,卻沒有傳承文化。我們在物質上越來越富有,在精神上卻越來越貧乏,因而文化道德素質才不斷下滑。
冷戰后,文化認同已取代過去的階級認同,文化自覺也相應取代階級覺悟,成為決定人的精神狀態的重要標志。因此,中國人要有文化自覺,才能順應當今時代的要求。●(編輯:翁淮南)(來源《黨建》雜志社主辦《學習活頁文選》2013年08月01日第3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