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效率研究綜述
(一)國外學者的研究
國外養老保險制度效率的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早期的經典文獻可以追溯到由保羅•薩繆爾森提出並由戴蒙德(Diamond)發展的世代交疊模型。 這一模型考慮了不同代際間經濟個體的差異,分析和解決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經濟行為差異對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開創了在一般均衡理論的框架下研究養老保險制度的先例。“世代交疊模型”現已成為分析養老保險的主要工具。 戴蒙德認為,如果存在一個中央決策者,要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對於社會的資本積累以及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消費的最優安排應該是社會的利率水平等於人口增長率。這也是2006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費爾普斯提出的資本增長黃金律。
亨利•艾倫(Aaron)以帕雷托效率為標准,給出了養老保險制度選擇的“艾倫條件”。艾倫在世代交疊模型中引進生產和投資,用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這一因素修正了薩繆爾森模型,指出,養老金的增長取決於人口增長率和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當市場實際利率小於人口增長率和工資增長率之和時,現收現付制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代際帕雷托最優。后來人們把這一觀點稱為“艾倫條件”。
費爾德斯坦(Feldstein)研究了現收現付制對私人儲蓄的負面效應。他認為,現收現付制度不能增加政府的儲蓄﹔同時,征收個人社會保障稅對私人儲蓄有“擠出效應”。據費爾德斯坦估計,美國的社會保障計劃(即現收現付制度)降低個人儲蓄40%左右。 他認為,基金制的社會保障制度將提高儲蓄,提高經濟效率。
巴羅(R. J. Barro)構造了一個具有利他主義因素的生命周期模型,得出了養老保險對家庭儲蓄影響的“中性理論”。巴羅認為,現收現付制導致私人儲蓄減少的結論是建立在一個簡單生命周期的儲蓄模型上,必須要求完全的競爭市場和不存在遺贈。而在有遺贈的條件下,利他主義所導致的遺產會抵消現收現付制下的收入轉移,社會保障的資產替代效應將會被消除。如果私人部門的遺產機制能夠完全抵消養老保險體系的公共轉移支付,在這種狀況下現收現付制養老保險體系不影響儲蓄。
戴蒙德和莫裡斯(Diamond and Mirrless)的研究指出養老保險制度可能帶來勞動力市場的扭曲。 但巴爾(Barr)指出,模擬養老金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是一項相當復雜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這些相互抵觸的結論可以由以下幾方面來解釋:模型選定的不同﹔給付和稅收的差別對待﹔樣本選取的不同。
奧爾巴科和科特裡科夫(Auerbach and Kotlikoff)創立了55期的動態生命周期模型(A-K模型),對現收現付制向完全積累制養老模式轉軌的宏觀經濟影響進行了實証分析,結果表明,養老金的私有化改革將增加長期穩態經濟的資本存量和產出水平,激勵勞動供給和提高淨福利。 當然,這一研究結論在后來的學者中受到不少質疑。比如,霍爾茲曼(R. Holzmann)對智利社會保障改革的實証研究表明,積累制對儲蓄的正面影響不明顯。 尼古拉斯•巴爾、大衛•懷恩斯認為,在對儲蓄的影響上,基金制的結果與現收現付制方案下的情況完全相同。
(二)國內學者的研究
由於新中國成立后一度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國內學者對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研究開始較晚,但近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總體看,與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效率相關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經濟效率方面。
關於基礎理論研究。穆懷中依據人口結構理論和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歸納提煉出了社會保障負擔系數模型和勞動生產要素投入分配系數模型,進而提出了社會保障水平測定模型。 柳清瑞、穆懷中認為,完全積累制中個人從實際繳費到個人賬戶開始,隻要市場利率大於人口增長率,它就能夠明顯改善福利,從而實現帕雷托效率。 鄭功成對社會保障的理念、制度與實踐進行了思辨性研究,並論証和提出社會保障是調節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安排。
關於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對儲蓄和經濟增長的影響。易綱等運用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和博弈論方法研究了中國養老保險制度變遷的必要性。 柏杰利用世代交疊模型考察了養老保險制度不同安排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並認為現收現付制的養老保險稅率提高,將減少資本形成和降低經濟增長速度。 彭浩然、申曙光對中國31個地區的數據進行了分析,認為現收現付制養老保險降低了居民儲蓄率以及人力資本投資佔居民收入的份額。 何樟勇、袁志剛則認為在當前實際經濟運行處於動態無效區域時,實行“統賬結合”的制度模式不利於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現收現付制仍是當前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一種養老保險籌資模式。 柳清瑞、穆懷中分析認為在經濟達到競爭均衡的條件下,養老金替代率與私人儲蓄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即養老金替代率的提高將引起資本存量的下降。 徐景峰、田存志基於我國的宏觀經濟時間序列,考察了養老金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認為養老金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正效應,但養老金投資對產出的貢獻要遠小於固定資產投資的貢獻。
關於社保基金與資本市場。李紹光研究了養老金制度變遷過程中養老金與資本市場的關系。耿志明、魏加寧、勞動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和博時基金公司對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的關系進行了一般性研究。林義從制度安排和制度供給方面提出進一步實現中國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良性互動的一般性制度約束條件,並指出,在國內外既有的研究文獻中,大多關注養老基金與資本市場的量的關聯,而立足於制度分析層面的質的研究則非常少見。事實上,無論是何種模式的養老保險制度都呈現出獨特的制度演化特征,養老基金是否或如何參與資本市場顯然受諸多內在因素的制約。
關於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運行效率。王曉軍對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向部分積累制轉軌的隱性債務和養老保險基金長期平衡進行了精算研究。 鄧大鬆等針對中國實際構建了養老保險基金精算模型並進行了敏感性分析﹔路和平等、何平、宋曉梧運用保險精算學對中國養老保險基金的長期均衡進行了測算,分析了影響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的因素。朱青從財政、稅收和金融的角度分析了養老保險制度的運行,研究養老保險制度轉軌和基金運營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