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經濟全球化是當前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民族文化的發展也是大家所關注的問題之一。請問,在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現實的形勢下,民族文化是否也會走上全球化的道路?
張世英:1997年夏天首先發生於泰國的金融危機很快波及東南亞各國及韓國和日本,以至震蕩全球,人們由此更深切地意識到經濟全球化的現實,並越來越多地談論著經濟全球化。與此同時,人們也日益關注民族文化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走勢。文化思想界的人士一直在思考,經濟全球化是否會導致文化的全球化?我們現在所講的經濟全球化,其主要內容包括生產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和科技的全球化,其中以生產的全球化為主要的推動因素。民族文化是某個民族的特殊形態的文化,它由制度、器物和觀念形態等因素構成,其中以觀念形態為核心。經濟的發展變化推動著文化的發展變化。但經濟是比較敏感的領域,而民族文化的特質卻相對穩定。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接觸特別是觀念形態方面的接觸是無形的、深層的,文化、觀念的變革往往滯后於經濟、生產的變革。這就是為什麼在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現實的今天,人們很少談論文化全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人們在談論跨國公司的同時,也在談論跨文化的問題。 但關於跨文化的討論,往往是與文化的多樣化和民族文化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的。跨文化指的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而不是文化的全球化。
記者:那麼,您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呢?
張世英:當前,有人擔心經濟全球化會導致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喪失,因而十分強調維護本民族的文化傳統。但是,維護民族文化傳統並不與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相對立,相反,它乃是順應經濟全球化的一種精神產物。我們今天所說的經濟全球化,在其本質上要求一種信息共享的、公平合理的世界經濟環境,這與閉關鎖國或殖民統治下的世界經濟格局有著本質的區別。在閉關鎖國的狀態下,一國的民族文化固然可以保持其特質而不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但是,一個拒絕吸收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的民族並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相反,在強敵入侵時,其被動挨打的命運就不可避免。隻有在經濟全球化日漸成為事實的時代,隨著各民族、各國家之間各種壁壘的拆除,過去不為人知的或者被認為是落后的民族、國家的文化才能在國際上為人們所發現、認識和承認,這才有了維護民族文化與談論跨文化的可能。當然,在今天的世界經濟格局中,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所處的地位、所獲得的機會並不平等,文化領域的交流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這尤其要求在世界經濟、政治和文化領域建立起平等對話、協調發展的機制。
記者:強調對本民族文化的維護,是否會阻礙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或導致民族文化之間的沖突?
張世英:不會。從長期來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發展,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平等相處並開展有效對話的大趨勢是不可避免的。一個民族的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其時代性,后者較敏感,變速快,前者慣性大,變速慢。時代性與民族性之間經常會產生矛盾,但民族性終將因時代的變遷而與別的民族性相交流、相融合。這種融合不是取消差異、取消民族特色,更不是通過強權勢力壓倒或吞滅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時代潮流的沖擊下,民族文化中越是具有生命力的因素越能保持其相對長時期的穩定性,越能在新的融合體中佔據較重要的位置。一種民族文化傳統能否得以維護和發展,最終依據的是其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經得起時代的沖擊與檢驗。維護民族文化特色,按我的理解,並不是要強調各種文化自立門戶、相互對立甚至相互沖突。民族文化的發展內在地包含著不同文化傳統之間的交流和對話,即大家所說的跨文化。在不同文化傳統進行對話的過程中固然也可能產生沖突,但這種沖突正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前奏。例如,印度佛教傳入中國與中國的儒道相結合,就是經過沖突來取得的。民族文化之間的沖突在正常的狀態下顯然不能與暴力沖突相提並論,這種沖突是不同意見之間的一種協商和調整。
記者: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華文化的發展面臨著哪些問題?
張世英:我認為,中華文化的發展,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如何確立旗幟和方向的問題。旗幟鮮明,導向正確,是中華文化之福,是發展先進文化的前提﹔反之,則是中華文化之禍,將危及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其次,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就我國的基本國情來說,幾千年的文明古國既給我們帶來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也給我們留下了長期封建統治的歷史包袱。因此,在對待傳統文化方面,有一個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問題。最后,如何對待外來文化的問題。這個問題自近代以來一直擺在國人的面前,至今仍然值得我們深思。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之下,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空前活躍。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既維護中華文化的特質,又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中的先進成分,是一個亟待研究的大課題。
記者:您認為上述問題的解決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呢?
張世英:我想談三點:第一,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位,是發展中華文化的根本准則﹔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發展中華文化的基本價值取向,這一點不能動搖。第二,進一步發掘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合理內核,使之在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發展中作出更重要的貢獻。舉例來說,我國傳統文化中蘊涵著“民胞物與”、“萬物一體”的精神。這裡所說的“民胞”就是人我一體,互為主體,“物與”就是人與世間萬物及其必然性、規律性為一體。這種精神對於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協調發展將起到促進作用,很值得我們結合現實進行深入研究。第三,著眼當前,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與會通。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為了順應國際潮流,我們一方面要在經濟上進入全球性的生產與市場網絡,另一方面在文化上特別是觀念形態上要適應時代要求,著力促進中華民族先進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流與對話。文化具有民族性,但不應該是狹隘的民族主義的,否則,就會造成文化上的故步自封,也會造成中國經濟上的孤立和現代化進程的延誤。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逐漸形成了人文主義的傳統,提出了“民主”、“科學”的口號,提倡弘揚人的主體性。但是,在現當代的西方,這種傳統卻被扭曲為對自然的霸權主義和對他人的利己主義。因此,我們今天面對西方文化就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原則:一方面要大力發展科學,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另一方面,要促進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傳統文化應該而且必將產生世界性的影響。我對中華文化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作為其指導思想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貫穿著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它將確保中華文化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不斷得以繁榮和發展。
(人民日報2001年11月24日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