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興國家執政黨面臨經濟、政治復合性挑戰,
維護政局穩定的難度加大2012年以來,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影響進一步向新興國家傳導,許多國家經濟增速明顯下滑,對民生影響較大,社會不滿情緒滋生,不穩定因素增加。反對派借機挑事,對執政黨窮追猛打。普京復任總統后,俄羅斯反對派定期舉行反普京示威游行,大有與當局形成長期對峙之勢,普京的支持率一度從60%降至48%。巴西反對黨繼續深挖多年前勞工黨以按月付費方式爭取本黨和友黨議員支持的“大月費案”,企圖抹黑勞工黨,攻擊政府的“執政道德”。南非反對派鼓噪礦業國有化等民粹主張,煽動民眾不滿情緒。印度人民黨揪住國大黨腐敗丑聞做文章,與民間反腐運動聯手施壓,要求總理辛格下台。阿根廷民眾對通貨膨脹、社會治安惡化以及官員腐敗等問題十分不滿,反對政府修憲讓現任左翼總統克裡斯蒂娜獲得第三個任期。面對不利形勢,各國執政黨積極應對,努力探尋脫困之路。俄羅斯總統普京實施大規模遠東開發戰略,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有序推進政治改革,放鬆政黨限制,擴大地方權限。同時,出台法規防范外部政治和意識形態滲透,強調政改要循序漸進,走“穩定發展道路”。巴西勞工黨將改善民生作為施政核心,增加最低工資,降低部分消費品稅率,多策並舉為民眾謀利益。印度國大黨不惜與執政伙伴草根國大黨決裂,強勢推行經濟改革措施,大幅改組內閣,以緩解執政壓力。
新興國家執政黨面臨的挑戰是外因和內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濟困難,採取各種手段向外轉移危機,拖累了新興國家經濟。二是新興國家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對外部依賴過大,難以承受西方經濟持續低迷沖擊,民生艱難,政府卻因財政收入減少而救助不力。三是新興國家執政黨多數長期執政,執政損耗大,貪腐和丑聞事件頻發,利益固化,改革現有政治、經濟體制的動力不足,導致民眾不滿,公信力下降。總體看,上述國家反對派多數實力較弱,短期內難以掀起政治大浪,政權可望保持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