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穩步推進機構改革——訪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峰
超 越
2013年05月15日08:13   來源:紫光閣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3月10日,《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終於在全國矚目下公布,這次改革,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其中組成部門減少2個,副部級機構增減相抵數量不變。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5個。此次改革的機構主要涉及鐵路、衛生和計劃生育、食品藥品、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海洋、能源等熱點領域。改革方案一經公布,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更加具體地了解本次改革的有關工作,我們採訪了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峰。

改革重點:突出職能轉變

◎ 記 者:王主任,此次機構改革較之以往有什麼特點,改革的重點是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王 峰:我們歷次改革都叫“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此次機構改革方案中間加了“職能轉變”,這正是我們這一輪改革的重點。過去我們一提到中國的行政體制改革就說“機構改革”,一說機構改革就說到把哪些機構整合起來,我覺得這是一個誤區。

其實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機構改革包括穩步推進大部制,這當然是改革的重要內容,但是最主要的內容應當是職能轉變。機構是職能的載體,如果職能不轉變,只是對機構進行分分合合,實踐証明有兩種結果:第一,把不同類型的機構硬整合起來,導致它運行不暢。因為職能和職能之間沒有必然聯系的機構合起來之后,是一種拼盤式的,運行不了多久就又有可能分開。第二,機構是擔負職能的,在一定時期看來,如果它們擔負的責任都很繁重,把機構整合起來,很容易在運行當中顧此失彼,達不到改革的目的。所以這次機構改革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就是職能轉變,職能不轉變,機構調整的成果很難鞏固,成效很難實現。

至於此次機構改革的特點,可以歸結為八個字“穩中求進,突出重點”。機構改革是一個過程,許多問題不是通過一次改革就能解決的。第一要看條件是否具備,第二要看有沒有更廣泛的共識。如果這兩點有一點不具備,我認為改革這個機構就要慎重。之所以這次推出六個領域的改革,可以說有兩個特點:第一,其中有相當一些是多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隨著改革進程的推進,目前看解決問題的條件已經具備。第二,這些領域的改革抓住了重點。通過這一輪機構調整,要達到使機構設置更加合理的目的,使老百姓最關心領域的機構職能的配置更科學。

當然,機構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穩步推進,看准的要改,看不准的,或者在大家還沒有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把它放一放。因此,這次改革的重點就集中在這幾個領域,我們是想讓它見到成效,然后再看運行情況來推進下一步的改革。我不敢說這六個機構的改革已經到位了,要隨著實踐的發展來逐步地加以調整和完善。

◎ 記 者:此次改革方案的制定是如何考慮的,它能解決政府機構以前存在的什麼突出問題?

王 峰:職能轉變是這次改革的重點,它要解決的問題概括起來有兩點:第一,解決現在我們政府管得過多過細的問題。通過這次改革要進一步地簡政放權,要進一步改革行政審批制度,通過改革要更充分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還要更好地調動兩個積極性,一個是地方的積極性,再一個是中央的積極性。現在投資項目管得有點多、有點細、有點碎,這次推出的改革要進一步減少這方面的審批。還有一些要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一些協會能辦得了的事情,政府就不一定要管了,但同時還要加強對社會組織的監督管理。

第二,加強和改進宏觀管理。目前我們的政府職能存在越位錯位以及不到位的地方,簡政放權是改革,加強管理也是改革,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單獨地強調一面。政府為老百姓服務,要全面正確地履行職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在這四項基本職能當中,還有諸多該管沒有管起來的地方,通過這次改革要進行加強和改進。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 聚焦國務院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