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尤其一些地方出現了生態環境脆弱,環境污染嚴重現象。
不僅如此,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為此,必須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
推進低碳循環綠色發展
低碳發展是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發展,主要是通過節約能源提高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增加森林碳匯,降低能耗強度和碳強度,實質是解決能源可持續問題和能源消費引起的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
就國內資源環境現狀而言,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先天不足,重要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生態環境脆弱,環境污染嚴重,不僅如此,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能源需求還將剛性增長,由此造成的污染排放還將增加。
在國際方面,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大、增速快,應對氣候變化壓力加大。從歷史排放看,據測算,我國歷史累積排放小,歷史責任很小。但從當前排放看,我國排放總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約佔全球排放量的24%,人均排放量已超過世界平均4.4噸的水平。
根據IEA(國際能源機構)的推算,到2035年,我國累計排放量將超過歐盟,成為世界第二大累計排放國。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在今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將承擔更多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