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順應國際潮流的歷史選擇
在氣候變化領域,我國已成為世界溫室氣體第一排放國,人均排放也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雖然近10年我國碳強度已經明顯下降,但仍處於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之中,溫室氣體排放還會合理、有控制地增長。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和危害越來越突出,從德班平台談判開始,我國減排壓力日益增大。
因此,在現有發展階段、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基礎上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就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不再走發達國家傳統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道路,而必須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新型工業化、城市化的科學發展之路。
去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中國夢”,具有諸多有利條件,同時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特別是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凸顯,成為我國發展的重大瓶頸制約。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從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出發,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這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前提條件。
從人類發展大的歷史背景看,生態文明是工業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對傳統工業文明帶來的生態環境危機深刻反思的結果,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18世紀中葉開始的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進入了工業文明,工業化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沉重的資源環境代價。
恩格斯曾經指出:“蒸汽機的第一需要和大工業中差不多一切生產部門的主要需要,都是比較純潔的水。但是工廠城市把一切水都變成臭氣沖天的污水。”
從時間順序看,資源環境問題的凸顯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首先,20世紀30年代后,發達國家相繼出現環境公害事件。
早在19世紀,英國的泰晤士河就由於污染成為一條魚蝦絕跡的河流。1930年12月,比利時馬斯河谷工廠排放的大量煙霧在逆溫層和大霧作用下,上千人發生呼吸道疾病,一個星期內就有63人死亡,被稱為比利時馬斯河谷事件。20世紀40年代發生了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1952年發生了英國倫敦煙霧事件。上世紀50—70年代,日本也相繼發生了四日市大氣污染事件、熊本縣水俁病事件、富山骨痛病事件和愛知縣米糠油污染事件,這就是有名的八大環境公害事件。
頻繁發生的重大環境公害問題,開始引起各國重視。
其次,傳統高消耗的增長模式下,能源資源制約日益凸顯。
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在1973年,原油價格猛然上漲兩倍多,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使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第二次石油危機發生在1979年至上世紀80年代初,原油價格從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漲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引起了西方工業國的經濟衰退,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198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分別下降了2.9、2.1、5.0和3.0個百分點。
石油危機表明了廣泛依賴化石燃料的現代經濟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續性,很多國家採取措施全面節約能源,調整能源結構,並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淡水危機日益嚴峻。目前,全球性的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常態,80多個國家的約15億人口面臨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的3億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狀態,30億人缺乏用水衛生設施,每年有300萬到400萬人死於和水有關的疾病。專家警告說,淡水危機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嚴重的環境問題、安全問題。
再次,氣候變化問題成為重大全球性問題之一。
世界銀行2012年11月公布的報告指出:到本世紀末,如果再不採取持續的政策行動的話,全球氣溫將上升4℃,后果將是災難性的。人類將面臨這樣的局面:沿海城市被淹沒、食品短缺、干旱加劇和洪澇增多,尤其是熱帶地區將遭遇史無前例的熱浪,很多地區缺水明顯加劇,熱帶氣旋強度增強,生物多樣性喪失,珊瑚體系喪失無法逆轉。任何國家對全球變暖都沒有免疫力。
嚴重的資源環境問題,引發了人們對傳統發展模式的反思。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屢屢發生的環境公害事件,引發人類對工業文明弊端的反思。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卡遜在《寂靜的春天》一書中指出,生態環境問題如不解決,人類將生活在“幸福的墳墓”之中。2012年在巴西舉辦的“裡約+20”峰會上,發表了《我們憧憬的未來》成果文件,世界各國再次承諾“實現可持續發展,確保為我們的地球和今世后代,促進創造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的未來”,進一步凝聚了綠色低碳發展的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