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不適應”給教育改革添動力
近日,來自全國的800多名考生參加了清華大學自主招生復試,包括2013“感動中國人物”、H7N9禽流感等社會熱點都進入了面試考題。記者了解到,由於今年自主招生重點突出“學科特長、創新潛質”,部分全科成績非常優秀的尖子生“不適應”,導致復試落選。
按說,成績優異的尖子生知識基礎很扎實,參加自主招生考出好成績不在話下。可有些佼佼者卻落選了,原因就是他們面對自主招生的開放性、社會性、發散性思維以及“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新要求,變得“不適應”和無所適從。這種“不適應”,值得反思。
雖然當下的教育改革一再強調要加大創新教育、想象力發展、批判性思維,乃至社會化教育構成、個性思維等,可看看我們的實際教學,題海戰術、模式化訓練仍然是諸多學校提高升學率的“法寶”。要想上名校,必須接受流水線一樣的考試訓練,學生們成了背誦、記憶的“教育容器”,而不是學習上的創造者、探索者﹔社會化思維、批判性思維、自主性創新意識明顯不足,視野狹窄,最終必然出現各種“不適應”。
這就提出了一個嚴肅問題:如果忽略了獨立自主的個性發展,放眼社會的開闊思維,缺乏敢說敢做、鋒芒畢露的個性,沒有創新潛質和個性特色,知識上的佼佼者在自主招生中也無優勢可言。
此前,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在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隻佔4.7%,而希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隻佔14.9%。再比如,中國青少年屢屢在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獲得金獎,但這些金牌選手長大后多“泯然眾人矣”。會學習,卻不會創造,成績好,卻缺乏挑戰精神,這怎麼不讓人擔心和憂心呢?
在一次考試中落選不是大問題,未來在國際競爭、人才競爭中被淘汰,才讓人揪心。上述“不適應”,應當成為教育改革的動力。為了讓孩子得到更為深入、深度的創造性發展,我們應該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乃至課堂模式、評級制度等,進行深入反思和糾正,少一些題海戰術、圈養思維,多強化社會化發展思維、開拓性發展思維,以及獨立性、批判性思維。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應該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的多元評價、多元錄取等改革模式,早日和教育實踐密切聯系,讓更多孩子得到發散性發展、社會化提升,具備獨立卓越的思維能力,將發展的觸角伸向廣闊的社會,多一些實事求是的社會化思考。如此,自主招生中的“不適應”也就不會出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