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十位專家論:以強大的中國精神 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記者 翁淮南 武淳 王慧
2013年03月28日08:03   來源:黨建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七論同心共筑中國夢

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解讀:中國夢 百姓夢

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中國夢具有全球樣本意義

編者按:習近平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要“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為此,本刊記者訪談了10位專家學者,請他們解讀中國精神與中國夢。

●五千年中華文明孕育了中國古代精神,使中國精神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文化分量

●一百七十多年民族發展歷程凝成中國近現代精神,使中國精神具有明確的民族指向和奮斗目標

●中國共產黨繼承和創造中國現當代精神,使中國精神迸發出巨大力量和絢麗光芒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構成中國精神的民族特質,使中國夢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構成中國精神的時代特征,使中國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建立在中國精神基礎上的道路自信,使中國夢具有正確的實現途徑

●建立在中國精神基礎上的理論自信,使中國夢具有堅實的思想基礎

●建立在中國精神基礎上的制度自信,使中國夢具有堅定的政治保証

●中國精神是凝聚中國心、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力量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精神的繼承者和鑄造者,是實現中國夢的堅強領導核心

五千年中華文明孕育了中國古代精神,使中國精神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文化分量

中華民族文化是在多樣化的發展中逐漸統一的,在5000多年甚至更長時期多民族融合、多文化融合中,孕育了中國古代文化精神:

和而不同,厚德載物。強調“天人合一”,重新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重視“協合萬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既重視各民族及其文化、宗教的分別性、獨特性,又重視和合性、統一性。在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上,主張仁愛、和為貴與協調性,愛好和平,反對以力服人。

剛健自強,生生不息。強調“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創造進取。倡導“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國人因此而創造了世界上獨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斷的文明。無數的仁人志士奮發前行,不屈服惡劣的環境、勢力與外來侵略者的凌辱壓迫,剛健堅毅精神代代相傳。

仁義至上,人格獨立。我們以仁義為最高價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揚至大至剛的正氣,舍我其誰的抱負,強調人人都有內在的價值與不隨波逐流的獨立意志,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氣概,守正不阿,氣節凜然,甚至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強調“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人無於水監,當於民監”,“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本主義肯定人民是主體﹔人君之居位,必須得到人民的同意﹔保民、養民是人君的最大職務。

整體把握,辯証思維。中國古代辯証思維發達,這屬於理論思維,包含了抽象過程。中國思維有兩大特征,一是整體觀,二是陰陽觀。前者從整體上把握世界或對象的全體及內在諸因素的聯系性、系統性,反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后者重視事物內在矛盾中陰陽、一兩關系的對立與平衡。

經世務實,戒奢以儉。我國有現世與實務精神,強調知行合一,踐形盡性,經國濟民,兼重文事武備,明理致用,反對空談高調。又有尊重勞動的精神,倡導勤儉節約,力戒驕奢淫逸,鄙視不勞而獲。

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中國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使中國精神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文化力量。

——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郭齊勇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辛鳴專欄
· 葉小文專欄
· 公方彬專欄
· 李捷專欄
· 《黨建》
· 張頤武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