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黨建政治

適度規模化 農民職業化

關注家庭農場的“三大疑惑”

人民網記者  孫小靜  錢  偉

2013年03月20日08: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家家戶戶種地能否維持?

種田的人,從“386199部隊”演變為“老外”

2013年的中央1號文件,首次出現了“家庭農場”這個提法,並且明確為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選擇之一。盡管各地家庭農場的內涵不盡相同,但都包括幾個核心要素: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以職業農民為經營主體。

這是繼“包產到戶”之后又一次值得關注的農村利益格局調整。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將農村土地所有權和承包權分離,釋放了農業生產力。而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規模化經營模式,再度將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能否像預期的那樣刺激農業和農村重現活力?

3月16日,記者在安徽省郎溪縣十字鎮碰見和家人一起收拾農機具的“家庭農場主”關明和,他坦白講:“自己的農場,辛苦點也是快樂的!”關明和說,他的家庭農場起步於2007年,最初是在濤城鎮租種560畝地。后來,他發明了“四代一管”的“保姆式”全程服務,幫助村民代育秧、代耕田、代插秧、代機收、搞田管。去年,關明和的代管范圍達到2700多畝。

“當地有句老話,隻有結伙過年,沒有結伙種田。這就決定了隻有以家庭為單位,才能使農場經營方便決策,提高效率。”郎溪縣農委主任包德平說,郎溪的農業經濟一直較為粗放,加之臨近蘇浙,不少人外出打工,留在農村的以老人居多,如果老人身體可以,就種一部分土地,反之土地則直接拋荒,閑置土地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下,土地效益低或是直接被浪費。一些農民家庭也有將土地流轉出去獲得直接收益的願望,農民流轉土地可以獲得與自己種地相當的收入,另外還可以再找一份工作,獲得更高的收入。”郎溪縣委書記邵建華說,2007年開始,培育以家庭農場為主要形式的規模化現代農業,成為郎溪一個自覺的政策選擇。

“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為農民擴大經營規模提供了現實條件,也有利於推進農業現代化。”在上海鬆江區委書記盛亞飛看來,農村勞動力的減少,並不完全是消極因素。

“上海的農業發展,與二三產業相比,還很滯后。”盛亞飛說,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實現農業現代化,使農民成為一份體面的職業。

近年來,鬆江農村勞動力大量轉向二三產業,至2007年全區非農就業農民佔農村總勞動力的90%,直接從事農業的農民減少到1.25萬人,僅佔6.6%。種田的人從開始的“386199”部隊,逐漸演變成了“老外”——老人和外地人,粗放種植的現象比較普遍。

“農村勞動力的這種低水平置換,不可能實現農業現代化。”盛亞飛2006年主政鬆江后,決定大力推進家庭農場,“美國每個農民平均耕種440畝土地,中國農民平均隻耕種3.2畝,鬆江更低。種田變成了副業,如何種得好?”

此時,鬆江72%的農民納入了鎮保或城保,其余基本進了農保,農保水平從2004年的每月75元提高至目前的480元,另有2.9萬名老年農民還額外享受每月150元的到齡退養補助。630元的“退休工資”,讓老年農民脫離土地有了一定的保障。經過幾年發展,如今鬆江有家庭農場1206戶,經營面積13.66萬畝,佔全區糧田面積的80%。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萬鵬、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