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沿著復興路,共圓中國夢,中華民族近代以來“逐夢史”之
前所未有接近民族復興的改革開放中國
王為衡
2013年03月04日08:37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和諧夢”:社會理想的民生承諾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開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進程。

  如何做到保障全體社會成員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成為我們黨無可回避的現實問題。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應運而生。這既是一種理想,也是一個目標。2005年2月,胡錦濤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總目標的第一次清晰表述。

  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20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階段性目標以及通盤部署,從而把理想和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鮮明地將“和諧”與“富強、民主、文明”一起並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

  ■兩個“一定能”: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期

  事非經過不知難。在辦成一系列喜事,成功應對一系列大事、難事后,2012年11月,我們迎來了黨的十八大的召開。站在這個歷史節點上,我們黨發出豪邁宣言: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兩個“一定能”重申了兩個“百年夢想”,彰顯出我們黨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並清晰地告訴世界,實現中國夢的攻堅期和關鍵期到來了!

  我們從未像今天這樣,離這個夢想如此之近。越是接近,就越要堅定信念、毫不動搖、奮斗到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兩個百年到來時,無愧於近代以來無數為追夢而獻身的仁人志士,無愧於這個輝煌的時代,無愧於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作者單位:中央文獻研究室)

  主題延伸

  改革開放中國之筑夢

  “小康夢”

  下圖為廣西百色地區靖西大漠瑤寨的瑤族同胞在電視天線安裝現場,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正造福邊遠山區群眾。一直以來廣大農民祖祖輩輩的最大夢想就是“娶妻子,蓋房子,生孩子”﹔“二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自從我們黨提出“小康”、“小康之家”后,農民的追求提高了,開始“奔小康”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人們的“錢袋”鼓了、恩格爾系數降了、飲食精了、壽命長了、房子大了、文化高了、旅游熱了、通信快了。

  “飛天夢”

  嫦娥奔月、敦煌壁畫中的神女飛天、古代神話小說中的天兵天將等,無不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想像力和長久以來的飛天夢想。新中國成立后,為實現中國的載人航天夢,無數航天工作者付出了艱苦的努力。隨著我國“神五”、“神六”、“神七”、“神九”載人航天的成功,中國人終於實現了幾千年來的“飛天夢”。

  “統一夢”

  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走上了同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和平統一最符合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下圖為1988年1月21日台灣同胞返鄉探親團登上了夢寐以求的長城。這名男子身上寫著“想家”兩個字,反映了他長久以來的思鄉情結,這一思鄉情結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統一的夢想。

  “美麗中國夢”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美麗中國”一經提出,立即引起強烈反響和共鳴。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們的基本國策,建設“美麗中國”,需從每個人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我們行動起來,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用勤勞智慧的雙手建設“美麗中國”,共圓我們民族永續發展的“中國夢”。

(責編:朱書緣、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