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劉東: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
2012年12月24日09:14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釋放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信號:城鎮化是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必須實現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最重要的是擴大內需,而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在於城鎮化。
  中央對城鎮化研究由來已久,並已經過了局部試點。李克強同志早在2009年第15期《求是》雜志“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一文中指出:我們要“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形成新的增長極、增長帶、增長面,拓展擴大內需的新空間”。目前,“城鎮化”被提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載體”之一,上升至“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點”之一。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重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動搖,加大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力度,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我們理解,城鎮化是中國當前最大的結構調整,最大的內需源泉,也是最大的改革“紅利”。
  城鎮化的確蘊含巨大內需。工業化創造供給,城鎮化創造需求。城鎮化發展,尤其是加快發展中小城市和縣城的城鎮化戰略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所在。首先,城鎮化可以引發消費需求。推進城鎮化發展,有利於大批農民進入城市,變農民消費為市民消費﹔同時,城鎮化的發展能夠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通過農業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使農村潛在的消費需求變為現實的有效需求。其次,城鎮化可以刺激投資需求。城鎮化的發展有利於加快城鎮的交通、供水、供電、通信、文化娛樂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給建筑和房地產市場帶來巨大需求,並帶動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再次,城鎮化能夠助推服務業發展。城鎮化的發展不僅能夠推動以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為主要內容的公共服務發展,也能夠推動以商貿、餐飲、旅游等為主要內容的消費型服務業和以金融、保險、物流等為主要內容的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據測算,城市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新增投資需求6.6萬億元,能夠替代10萬億元出口。因而,城鎮化將成為擴大內需的巨大引擎,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突破口和著力點。
  但城鎮化不是簡單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積擴張,更重要的是實現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一系列由“農村”到“城鎮”的重要轉變。產業結構要調整,農村農民要轉變為城鎮居民。否則,強行讓農民進城、上樓,就會帶來一系列無法克服的難題:牲畜怎麼辦,糧食怎麼辦?農具、機械怎麼辦,樓房距離耕地太遠怎麼辦,等等。隻有產業結構調整、就業方式轉變后,農民不再是農民,而是從事第三產業或其他非農產業的勞動者,才能真正實現城鎮化。
  所以,城鎮化問題本質仍然是一個農民問題。中央歷來非常重視“三農”問題,連續9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與此相關。目前三農改革、土地制度等改革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2004年國務院頒布《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其中關於“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可以依法流轉”的規定,強調“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村庄、集鎮、建制鎮中的農民集體所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依法流轉”,為有效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生產、推動城鎮化提供了條件。
  實際上,在中央層面的積極倡導下,中國各地區也陸續開展了“城鎮化”的論証和初步嘗試,尤其是河北、新疆、江西等地區根據自身特色做了有益嘗試,而且 2007年成渝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們相信,“城鎮化”與擴大內需、調整結構、促進經濟增長互為因果、相輔相成,一定能夠成為中國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責編:萬鵬、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