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總結我國的就業政策
2012年12月14日15:0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 初步形成中國特色的就業模式

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漸進式增強

我國再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中,就業目標從“全面就業”(計劃經濟時期,採用低工資、高福利及城鄉分割的強制手段實現,造成了大量隱性失業和低效勞動)轉向“充分就業”(市場經濟條件下,允許自然失業率的存在),城鎮就業模式從“終身雇佣制”到“合同制”到“非正規化”的過程,就業方式由“單位就業”向“組織起來就業”再向“自主靈活就業”和“創業式就業”發展。勞動力市場的靈活性增強走的是一條漸進式改革道路,而非一夜間放開。

以城鎮登記失業制度為例。城鎮登記失業率是指城鎮登記失業人數佔城鎮從業人員總數與實有城鎮登記失業人數之和的比重。這個指標由於未計入下崗職工、隱性失業就業以及農民工(2011年1月起,農民工群體將正式被納人國家登記失業率統計范疇),無法完整反映我國真實的失業情況,絕大多數時期都要低於學者們估算的自然失業率而且常年穩定在4%左右,與感受到的失業情況明顯不符。相比之下,國際上通用的是反映失業狀況的指標是調查失業率。

農民工就業方式的“雙軌制”

世界上多數國家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中,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一般伴隨著他們自願或被迫地放棄農村土地的過程,伴隨著農村土地兼並和集中的過程。而在中國,即使長年在城市務工經商的農民工,他們大多數在農村都有一份責任田。這樣一方面依賴責任田的保障功能,進城務工的機會成本很低,免掉了農民工的后顧之憂,也有利於企業在低工資下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大批農民工長期停滯在非正規就業領域,阻礙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三)龐大的非正規就業

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不同的是,中國的非正規就業的形成和發展不僅僅起源於就業壓力,還是改革開放的產物 。因此,具有它具有自身的特點,其壯大的過程就是市場經濟和市場力量發展壯大的過程。正因為如此,中國非正規就業的發展不僅具有擴大就業的作用,還有制度創新的作用,使得大批名營企業成長起來,培養了大批企業家,促進了市場就業機制的形成和建立,而且推動了國有部門“體制內”的改革。

非正規就業一開始就是建立在自發形成的市場就業機制基礎上的。隨著非正規就業的發展,我國城市“二元用工制度”中市場用工這一塊最終成為城市用工和就業的主渠道。反過來又推動、促進和迫使人們對傳統用工制度進行改革,並逐步使之與市場就業接軌。這種推動和促進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非正規就業為下崗職工提供了一個適應市場就業的舞台和實習場所,非正規就業使他們適應市場的能力和自主就業的意識大大提高,為就業機制的轉變創造了重要的條件。其次,從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的大大小小的民營企業,對舊體制下的國有企業形成了激烈競爭壓力的同時,也為國有企業提供了范例和榜樣,迫使國有企業改革自身用工制度乃至整個企業制度。正是在這種競爭的壓力和示范作用下,國有企業先是從外部引進一塊市場化的非正規就業,即開始招收大量臨時工、季節工和勞務工,繼而對自身的用工制度進行改革,並逐步使其納入市場就業的軌道。總之,沒有非正規就業的發展,就沒有我國市場就業機制的形成和發展。

中國城鎮就業非正規就業的發展,一方面增強了勞動力市場的整體活力,促進了就業和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使就業穩定性下降,就業安全性減弱。中國非正規就業的主體主要是兩大就業弱勢群體:農民工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外國甚至都沒有這兩類就業群體。因此,與西方國家的靈活就業不同,就業質量比較低的就業比重比較大。這種變化對未來勞動力市場形勢、對就業以及對勞動生產率的潛在影響還有待研究。

(選自發展和改革藍皮書·中國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報告No.5《以民為本: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10年(2002-2012)》)

(責編:張湘憶(實習)、趙晶)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