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業之間收入差距過大
2002年以來,我國各行業就業者收入水平都有較大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不盡相同,導致各行業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從行業特點來看,農林牧漁業、制造業和採掘業等依靠簡單勞動和簡單技術的行業,一直是年平均工資和收入較低的行業,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石油、煤氣、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等高技術或壟斷性行業則是年平均工資和收入較高的行業。其中,2002-2010年農林牧漁業始終是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最低的行業,2002年、2009年和2010年,金融業是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2003-2008年,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收入增幅最高,是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這加劇了平均工資最高行業與最低行業絕對差距不斷上升的態勢。2002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的平均工資為19135,農林牧漁業的平均工資最低,為6398元,兩者相差12737元﹔2003年這一差距突破2萬元,達到24013元﹔2005年這一差距突破3萬元,達到30592元﹔2009年這一差距突破4萬元,達到42346元﹔2010年這一差距突破5萬元,達到53429元,其中,最高的金融業為70146元,最低的農林牧漁業為16717元。
同時,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與最低行業的相對差距也居高不下。2002年平均工資水平最高的金融、保險業是平均工資水平最低的農林牧漁業水平的2.99倍﹔2005年平均工資水平最高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與平均工資水平最低的農林牧漁業的相對差距達到最大,為4.73倍,雖然此后幾年裡這一相對差距逐年回落到2010年4.2倍(最高的行業是金融業,最低的行業是農林牧漁業)的水平,但與世界上多數國家行業間差距在1.5-2倍左右的水平相比,這一相對差距仍然過高。
(四)企業內部工資收入差距過大
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是初次分配的原則,但受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市場的供給過剩和長期以來工資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影響,初次分配存在著資本所得不斷提高、勞動所得持續下降的趨勢。企業的管理層收入除了不菲的年薪,還有股權、期權、保險以及各種活動經費,而大多數普通職工,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以及私營、外資企業和農民工的勞動報酬過低且增長幅度緩慢,呈現“一低一慢”的特點,從而使企業內部資本所有者、經營管理者和勞動者之間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據統計,2010年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為66.8萬元 ,是當年全國平均工資的18倍多,而城鎮私營單位中的住宿餐飲業、農林牧漁業、公共管理社會組織三個行業中就業人員月均工資收入在1461元以下,不及城鎮企業在崗職工的一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