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將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寫入黨章,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既顯示出對生態文明內涵的深刻把握,也表明黨中央對生態文明的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對於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既有利於解決環境問題,又有利於中國的永續發展。
實踐証明,環境問題的產生和加劇,與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環境問題的根源恰恰來自近代以來工業文明自身的缺陷。20世紀下半葉以來,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正是近代以來工業文明對人類生存環境加大破壞的結果,不變革這種傳統發展方式,單靠事后性、補救性的治理,環境問題不可能得到根本解決。
中國當前正面臨著一個歷史性關頭:限制中國繼續繁榮的不再是人造資本的稀缺,而是自然資源、環境容量等自然資本的稀缺。在全球自然資本普遍稀缺的情況下,中國的現代化將不得不走出一條與傳統的西方工業化不同的道路,即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歷史性變革,從工業文明走向新的文明——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態,是在深刻反思工業文明飛速發展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發展難以為繼的沉痛教訓基礎上,繼承和發展工業文明,形成的一種遵循自然、經濟、社會、生態等整體運行規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與環境雙贏的人類文明發展新形態。生態文明是整個人類文明的根本轉型,這種轉型包括政治、文化、世界觀、價值觀、思維方式等多方面的轉變。
轉變生產模式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核心。傳統工業社會的生產模式是一種“資源—產品—污染物”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因此傳統工業社會的經濟是一種沒有自然效率的線性經濟。在工業經濟社會初期,人造資本是限制性因素,追求經濟子系統的數量性增長是合理的。但是,隨著經濟子系統的增長,自然資本替代人造資本成為了限制性因素,經濟系統需要從數量性增長轉變到質量性發展。生態文明社會的生產模式是“原料—產品—剩余物—產品……”,是一種非線性的和循環的生產模式,在物質循環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它以資源合理利用、減少廢棄物的排放為特征,以生態技術為基礎實現社會物質生產的生態化,使人類生產勞動能夠淨化環境、節約和綜合利用自然資源。
生態文明的循環經濟模式,要求以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循環經濟的基本戰略是優化物品的長期性,而不是最大限度地生產、最大規模地銷售、推銷壽命很短的產品。生產者不再是推銷產品而是推銷服務,使用者無須購買和擁有物品,隻需支付服務費。因此,循環經濟有可能使服務質量達到最優,從而真正實現從工業社會向服務社會的過渡。
轉變消費方式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發達國家的高消費生活方式,是全球環境、能源危機的主要根源之一。生產的目的本是為了滿足人的消費需要,但在工業化社會中,生產不再是以滿足人的需要為目的,人的需要乃至人本身異化為滿足生產擴張的條件。人們的絕對需求並不是貪得無厭的,但相對需求永遠不會知足。消費與需要的背離,使得消費突破了人的需要的有限性,呈現無限擴張的趨勢,進而導致人對自然的無度掠奪。工業社會也許從物質層面上滿足了人的基本需要與欲望,但是在精神層面上,卻是一個壓抑人性的病態社會。面對自然資源短缺的現狀,為了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必須由生產和出口導向的經濟,轉向生活和消費導向的經濟,樹立簡約消費觀,通過消耗盡可能少的自然資源來提高生活質量,在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情況下,實現生活質量的正增長,實現生活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根本性轉變。
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觀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思想基礎。在工業社會,人類對自然的支配能力日趨增強,人們過分強調自己的世界價值中心地位,全然忘記了自然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作用,由此與自然的關系發生了割裂、疏遠和沖突,致使自己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馬克思明確指出:“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隻會帶來災難。”恩格斯也早就明確指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中國儒家主張“天人合一”,道家提出“道法自然”、“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肯定人與自然界的統一,強調人要按照自然規律而為。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延續5000年,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原始生態文明意識始終未受到現代工業文明的顛覆性破壞。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必須在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態文明思想的基礎上,通過價值觀的轉變,帶來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
(作者單位:北京印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