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緒論
鄒東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任重而道遠
——紀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周年
2012年12月05日15:1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花兒的夢想和追求是芬芳怒放,鳥兒的夢想和追求是騰飛高亢,人類的夢想和追求是幸福小康。小康社會建設作為民生的重要基石和標尺,其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都是一個永遠寫不完做不盡的大課題。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迄今的歷史長河中,《詩經·大雅·民勞》開啟了小康之言,司馬光詮釋了小康之涵,漢唐清留下了小康之鑒,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當代小康之基,改革開放開啟了小康之門,十六大豐富了小康之說,十七大提升了小康之略,十八大必將進一步深化和弘揚小康之慧。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首次系統闡述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體系和實施戰略。今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周年,為此,我們的“中國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報告”No.5特別以《以民為本: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10年(2002-2012)》為主題。

一、小康社會:中華民族數千來的夢想和追求

科學研究証明,地球上除魚類和無脊動物,大部分動物如哺乳類、鳥類都會做夢。但動物之夢大都十分短暫,而且沒有智能的自主實踐。世界上唯一能夠做高級夢——人生、社會、國家和地球之夢,並能智能自主實踐的,唯有人類。馬克思、恩格斯為實現“解放全人類”和“人的全面發展”的世界夢奮斗一生。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獨立、自主、富強、民主、文明的中國夢,已經為之奮斗近一個世紀。毛澤東等老一代革命家把“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中國”的中國夢變為現實。鄧小平的中國夢則更加務實:建設小康社會。當中國“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一步發展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即“民富社會”的時候,中國人民之夢則升級換代為“民富國強”的偉大實踐。

人類初始,生存的自然環境極其惡劣,人本身抗擊惡劣自然環境的能力極為低下。因此,還根本不可能奢想小康,民富國強則更是天方夜譚。隨著大自然的演進,一方面,人類生存環境逐步好轉﹔另一方面,人本身的生存能力和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物質生活條件逐步改善,逐步形成並產生了對小康生活水平的夢想和追求。於是,中國的先祖哲人形成和提出了“小康社會”的觀念及言論。中國兩千多年前的詩歌總集《詩經·大雅·民勞》記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說,老百姓終日勞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過上小康的生活。勤勞簡朴憨厚的中國先民們,不敢奢望富裕,有小康足已!

什麼是小康?在中國的浩瀚的歷史文獻中,鮮有明確論及。白居易將“小康”入詩:“昨因風發甘長往,今遇陽和又小康。”北宋不愧為思想文化輝煌燦爛的時代。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后唐明宗長興四年》則對“小康”做了經典的詮釋:“在位年谷屢豐,兵革罕用,校於五代,粗為小康。”什麼叫“粗為小康”,大概就是現代漢語的“溫飽”吧!

在中國歷史長河的發展進程中,大多數時期小康則是一張可望而不可及、少及或罕及的畫餅。因此,在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史長河中,雖經歷了二十余個朝代或時代,但比較公認的“盛世”,即國家從大亂走向大治,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繁榮昌盛的時期,隻有三次:一是從“文景之治”到“武帝極盛”,再到“昭宣中興”的西漢盛世﹔二是從“貞觀之治”到“開元全盛”的大唐盛世﹔三是清代的“康雍乾盛世”。應該說這三大“盛世”,基本上符合小康的內涵。但這三大盛世,都沒能避免“盛極而衰”的結局。而且即便是盛世,也沒有使廣大民眾都能夠享受到小康之福之樂。而在中國歷史上大多數時期,是王朝傾覆、兵荒馬亂、天災人禍、社會動蕩,民不聊生的歷史悲劇一次又一次周期性地重演。所以,中國黎民的歷史記憶,以及歷史文獻傳播最廣、最深刻的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最通俗、最現實的任務首先是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一般來說,“好日子”的起點不是“致富”,而是“小康”。新中國成立以后開展的“農業合作化”、特別是“人民公社化”運動,都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想要迅速改變中國一窮二白面貌,盡快讓中國人民過上小康生活,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而領導廣大人民群眾所進行的實踐。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第一代領導人,由於第一次探索和平年代經濟發展規律,在摸索中探尋小康社會的發展之路,因此走了不少彎路,經歷了較大的曲折。但是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立、國家的統一、和平時代的到來,他們的探索經驗已經為新中國的小康社會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小康社會,曾經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夢想和探索。當歷史進入20世紀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小康理論和小康實踐一下子成為中國的宏圖大略和社會實踐。

(責編:張湘憶(實習)、趙晶)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