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濤
異地高考到底應不應該放開?如何在兼顧非京籍務工人員及其孩子合法權益的同時,不損害北京家長和孩子的利益?現在,在不少論壇、貼吧,持不同觀點的人們在網絡上的爭論日趨激烈,北京市民與一些非京籍人士甚至在網上辯論起來了。(11月30日《工人日報》)
俗話說,理不辯不明,事不說不清。對於異地高考,放開與否,不能聽任單向的自話自說,而需要傾聽與權衡利益相關方的聲音和權益,求取兩者之間最大的公約數,從而形成體現公意的公共政策。更為重要的是,這一論戰,在經過媒體報道后,已經進入了公共領域。在公共領域和視野下的這一論戰,有助於催生一個成熟的“和而不同”的公共空間。
但令人遺憾的是,長期以來,在公共空間,我們還沒有形成這種對話的生活習慣。一是因為在我們的公共生活中,缺乏這種對話的平台和渠道,二是不同階層的群體話語權嚴重失衡,即使是對話,“話筒”往往也是掌握在少數既得利益群體的手裡,信息不對稱,話語權不平均,使很多所謂對話和論戰流於形式。
一個成熟的市民社會,其公共空間裡總是充滿著各種訴求。而成熟的“和而不同”的公共空間,其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容許自由的、理性的、不受威脅的辯論,從而使各種訴求都得以宣泄與表達。正因為如此,公共空間的話語總呈現出多元而非單一、互補而非獨斷的特點。在異地高考放開與否的問題上,無論是非京籍務工人員的草根,還是作為習慣了低分上大學的北京家長,誰也沒有權利獨佔或壟斷話語權,也沒有權利要求別人將自己的話語視為不言自明的真理。異地高考放開與否、如何放開,必須是在互相商談、協商和辯論的基礎上,最終由對話的雙方或多方達成共識。
這種論戰,盡管可能還不怎麼成熟和理性,甚至還有點火藥味,但它終究具有啟蒙的意義。尤其是經過媒體報道的放大效應之后,這種論戰,客觀上有助於伸張市民階層的利益要求,積累參與論戰以及“圍觀”論戰公民的氣質修養,催生、培育與呵護一個“和而不同”的公共空間,進而潛移默化地促進社會認同,最終結晶成為國家權力、制度設計和公共政策的合法來源。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