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是情非得已
工作壓力大、免費的公共資源有限、出門社交成本高,不少人“被宅”
29歲的海歸陸平凡沒想到自己也會成為“宅女”。美國讀研回來,她沒回浙江老家,在北京國貿一家外企工作。從此,她開始了“平時兩點一線,周末蝸居在家”的生活。
“‘宅’本身一點意思都沒有,我完全是被自願的。”和大多數工薪階層一樣,陸平凡每天早上7點起床,晚上7點左右才能到家。每天要花兩個多小時在上下班路上。如果加班,9點多能到家就謝天謝地了。“起早貪黑的,回到家筋疲力盡,根本沒力氣出門,周末就更想多休息休息,看看美劇,上上網,收拾屋子,做點好吃的犒勞自己。”
除了工作壓力大,需要休息,出門社交成本高也是陸平凡不得不“宅”在家裡的原因。她算了一筆賬:在北京下館子吃飯,兩個人一次大概要花去170元﹔看一場電影,電影票加零食兩個人又要200多元了﹔如果再逛逛街,至少要五六百元。
“這樣出去一次,加起來大概要花費八九百元,還不包括打車錢。”陸平凡月薪8000元,月房租要3000多元,還要給父母匯一些錢,自己手頭的余錢還要存一些以備看病等不時之需,剩下的零花錢僅夠出去消費一兩次。“而且北京這麼大,每次出去找個人,一出門來回路上就得花兩個小時,時間成本也太高。”
像陸平凡這樣擔憂出門社交成本高的“宅男”“宅女”不在少數。電影票七八十元一張,演出票二三百元一張,景區門票動輒上百元,連農家樂的食宿價格都在節節飆升,無論是看文娛演出,還是旅游出行,成本都不低,反倒是“宅”在家裡更能滿足娛樂需求。
“去電影院看電影,去郊外旅游,人不要太擠,花銷不要太多!”大學畢業后,江蘇人陳偉留在上海,找了個月薪近4000元的工作。不過很快他就發現入不敷出:隔三差五,同事間就要AA付賬搞聚會,吃飯、唱歌、泡夜店“一條龍”,沒有一次花銷低於百元,不參加就會被認為不合群。最后他干脆辭職“宅”在家裡,每天醒著就是對著電腦,替人“打游戲練小號掙點散碎銀子”,累了就從網上下載最新的電影看。“我這種經濟能力有限的還是宅在家裡自在些,也算大隱隱於市嘛!”
值得注意的是,都市中老年“宅人”的規模正越來越大。6年前,67歲的退休工人程阿姨為了幫助大兒子帶孩子,和老伴來到了北京。在老家,程家二老不僅常走親戚,還參加老年協會的各種演出、座談,可到了北京后卻變成了“宅女”、“宅男”。
“北京太大了,老年人出行太困難了。我自己普通話不太好,跟別人交流起來也有點吃力,所以不敢出門。”程阿姨所住的小區裡像候鳥一樣遷徙來京的老年人不在少數,但大多不怎麼出門。“對於我們這些外地來京的老人,跟周圍鄰居不熟悉,也不知道社區有什麼活動可以參加。不過,北京空氣也不好,人行道上都擠滿了機動車,出去也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