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生態文明的科學內涵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一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進行部署,放在突出地位加以強調,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了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的決心,彰顯了對子孫后代、對全球生態安全高度負責的精神。報告強調,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落實這些部署要求,必將推動在全社會形成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的良好風尚,必將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社會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所謂生態文明,是指人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過程中,以高度發展的生產力作物質基礎,以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為核心理念,以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關系為根本途徑,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根本目標,進行實踐探索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從生態文明的這一內涵來看,它應當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高度發達的物質生產力是生態文明存在的物質前提。生態文明是現代工業文明高度發展階段的產物,是有別於任何一種文明的嶄新文明形態。其產生和發展具有必然的歷史演進軌跡,即人類原始文明——農耕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在工業文明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可能產生生態文明。
第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生態文明遵循的核心理念。生態文明堅持以大自然生態圈整體運行規律的宏觀視角來審視人類社會的發展問題,將人類活動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要求人們按自然生態規律行事。人和自然都是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都有重要的價值,無視自然環境的價值,人的價值就不可能實現。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建設時,無論經濟建設還是社會建設,都既要考慮人類生存與繁衍的需要,又必須顧及生態、資源、環境的承載力。
第三,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關系是實現生態文明的根本途徑。一切經濟社會發展要依托生態環境這個基礎,從環境承載力的實際出發,堅持“自然生態優先原則”,因為自然比人更具有客觀的優先地位,人一刻都不能離開自然界而存在。所以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時,應該力求人與自然共生。做到發展與環境雙贏,人類與自然協同發展。
第四,實現人與自然的永續發展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根本目標。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就是要達到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的目標,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和自然都能生生不息,永續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就是指人們為實現生態文明而努力的社會實踐過程。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八大報告把建設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明確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大勢的深刻把握和自覺認知,是執政理念的新發展,也彰顯了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精神。
按照十八大報告的要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策劃 趙鐵軍 張光輝 統籌 孫德中 劉玉梅 記者 白全貴 編輯 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