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3日14:34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手機看新聞
未來,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需要統籌設計民生和發展政策,並在公平參與和安全保障兩方面實現突破
正是由於民生支出的擴張、國民經濟的減速以及民生與經濟政策關聯性的增強,未來改善民生需要推行“發展型民生”政策,需要統籌民生和發展政策的設計。如果說以往的民生政策很好地解決了低收入人群的生存保障問題,發展型民生更加強調一般人群的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主權。並且,以往的民生政策通常只是對經濟政策和市場失敗的消極補充,而發展型民生政策強調民生政策與經濟政策的相互促進和合力,強調兩者協同改善社會福祉這個共同目標。
兩者協同的一個側面是,民生政策的設計要強調其經濟影響,即發展型民生政策既堅持基本社會保護,又強調為所有人提供同等參與經濟活動的機會和注重發揮民生政策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為此,民生政策要進行如下三項調整。一是實行更加積極的人力資本政策,提高和均等城鄉全體居民的健康和教育質量,促進人力資本積累和勞動生產率提升﹔二是實行互利共贏的勞動力市場政策,在確保勞動者分享勞動生產率提高所帶來成果的同時,維護企業的競爭力﹔三是實行安全適度的社會保障政策,既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收入保障和安全需要,又要考慮財政的可持續性。
另一個側面是,經濟政策的設計也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發展型民生政策既堅持經濟增長的效率,又注重增長的社會性、發展成果的分享以及社會向上的流動。為此,經濟政策也要進行三方面的調整。一是促進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公平競爭,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為改善民營企業員工待遇創造條件。二是消除資源和資本要素的價格扭曲,提高有限資源的使用效率,改善生產要素組合中勞動力要素的相對地位。三是改善稅收結構,增加直接稅所佔比重,對財富征稅。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在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主性等方面的訴求,應在相關民生領域加快實現改革突破。在教育領域,應抓緊解決公眾反映強烈、負面影響非常突出的“擇校”問題。建議需充分借鑒國際經驗,通過投入方式調整、推進教師定期輪換以及完善學校管理等方式,推進區域內以教師定期輪換為重點的公共教育資源均等化,盡快取消“重點校”、“重點班”,同時,調整考核方式和重點。在醫療衛生領域,在三年多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尤其是醫保基本實現全面覆蓋的情況下,建議以強化規劃和監管、增加投入、改革財務和分配制度為突破口,重點解決公立醫院激勵機制扭曲以及由此導致的醫患關系矛盾問題。在就業領域,需重點解決同工不同酬和勞資沖突的問題。基本政策措施是大力推進勞務派遣工和正式合同工待遇的一體化,完善工資談判協商制度以及公共部門考試錄用制度。在住房領域,需要在認真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房地產政策。在繼續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同時,調整商品房市場發展方向,突出住房的居住功能。建議盡快借鑒國際經驗,全面啟動房產稅征收,以更有力的手段打擊投機,遏制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