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關注】解讀十八大報告一系列新觀點、新亮點、新定義--理論--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人民網首頁
  在剛剛召開的黨的十八大開幕會上,胡錦濤同志代表黨中央作了《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重要報告。就如何把握十八大重要精神,本網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多位專家,就十八大的主題、主線、主體內容,以及報告所蘊含的新觀點、新亮點、新定義進行解讀。

辜勝阻:報告提出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觀點

    辜勝阻指出,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召開的十八大為經濟轉型提供了新設計和新理論,十八大報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設定了體現以人為本的居民人均收入倍增的新量化目標,要求將“創新驅動”作為新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動力,提出指導經濟體制改革的“三個平等”的不同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理論,以及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四化同步”的新觀點,為下一階段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他認為,報告對既定小康社會目標提出了新的量化。胡錦濤同志提出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要實現倍增,這是十八大最大的一個亮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是多次黨代會的既定目標和任務,但對小康社會的量化是各不一樣的。十六大對小康社會的量化指標僅僅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就是要在20年,從2000年到2020年實現GDP翻兩番。由於我們的增長速度超出了預期,在十七大的時候提出了人均GDP翻兩番,量化指標由“總量”改為“人均”。[詳細]

 
 
 
 
 

劉玉珠:文化體制改革不是“文化產業化”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長劉玉珠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長劉玉珠

 

    簡單認為文化體制改革是把文化產業化,這是錯誤的。黨和政府發展文化產業不是權宜之計,是根據我國原來是“四位一體”,現在叫“五位一體”就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而提出的。發展文化產業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文化消費需求,這是我們的主要目標,文化產業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產業。
    我們從來沒提過文化產業化問題。因為文化產業內容是核心要求,我們向社會、向市場提供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必須是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沖突,和我們的法律法規不相矛盾,這樣才能投放到市場上來。這是因為文化是人們精神生活的主要內容,它對人們的素質、品德和價值觀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把好文化產業內容觀是第一。
    中央提出文化產業堅持社會效益第一。我們應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這才是發展文化產業的正確道路。文化體制改革是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的必由之路,從這幾年文化體制改革的實踐來看,它在增強活力、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豐富文化產品和活動,包括成為市場主體以后它所產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是應該充分肯定的。[詳細]

 

 

胡長栓: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要切實增強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

 

    一、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必須不斷增強理論自覺。科學發展觀不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而且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階段,反映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新特點。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首先就要不斷增強對於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理論自覺,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清醒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
  二、 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必須切實增強實踐自覺。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理論隻有掌握群眾才會變成物質力量,科學的理論也隻有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類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不都是因為理論的缺失,很多時候恰恰是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使我們缺少落實理論的實踐自覺,結果是科學的理論不能落實為科學的實踐。因此,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地位,不僅要不斷增強對於科學發展觀的理論自覺,而且也要切實增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實踐自覺。[詳細]

 

 中央編譯局辦公廳研究室主任胡長栓教授 中央編譯局辦公廳研究室主任胡長栓教授
 

向春玲:詳解十八大報告社會管理部署的新亮點

中央黨校科社部向春玲教授
中央黨校科社部向春玲教授

 

    一、社會管理的新定義。十八大將社會管理與民生並列為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 關於社會建設,胡錦濤總書記報告中提出兩個必須: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必須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
    二、社會管理的出發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此,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
    三、社會管理的目的。社會管理的目標是社會穩定和諧。通過改善民生和社會管理創新,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社會管理的三個重要途徑。源頭管理、動態管理、應急管理。源頭管理體現為關口前移,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而不是停留在應急性、“滅火式”的管理上。
    五、社會管理措施的新要求。提出加強三個建。強調要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強調了社會管理的重點工作。[詳細]

 

 

汪玉凱:十八大首提黨代會代表提案制有四大意義

 

    第一,它能夠保証黨員代表在黨代會內部更好的發揮參與黨內生活的作用,能夠極大的推動黨內民主。
    第二,黨代表提案制還能夠吸納社會公眾對黨和國家的一些重大訴求、重大問題的建議等,並通過提案制這樣的形式,及時地反映到黨的決策層。
    第三,它更加豐富了黨員參與黨的重大活動的方式、路徑和手段,調動黨員參與黨的重大活動的積極性。
    第四,通過黨代表的提案制度,能夠保証黨和國家的重大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實施,和黨員群眾建立一種良性的溝通渠道,保証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可行性。
    汪玉凱談到,黨代會代表的提案制是一個新生事物,也是第一次在黨的十八大提出這樣的概念,黨代會代表的提案制就是黨代會的代表有權在黨代會開會期間,就黨和國家的重大路線方針政策等問題提出提案,並希望得到有關方面的關注和解決。[詳細]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
 

劉靖北:十八大報告有十大重大理論創新和突出亮點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科研部主任劉靖北教授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科研部主任劉靖北教授

 

    一、對科學發展觀作出新的歷史定位。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二、對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新闡。報告准確概括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對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作的主要貢獻,全面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內涵、內在關系,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
    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作出新拓展。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並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詳細]

 

 

劉昀獻:十八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發展

 

    一、豐富和發展了黨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是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推進改革發展偉大實踐中應運而生的最新理論成果。十六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科學發展觀之后,在10年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全黨的擁護。對科學發展觀的作用,過去我們黨的文獻是這樣表述的: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或者說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就是說它還沒有上升到黨的指導思想的高度。
    二、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我們黨緊密結合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實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點及目標進行戰略謀劃和部署,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創造性的回答了當代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問題。
    三、對推動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的途徑做了新的表述。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與黨的十七大報告相比較,這裡關於推動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途徑的表述發生了重大變化。[詳細]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劉昀獻教授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劉昀獻教授
 
 
分享到:
   2012年11月14日08:5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編:萬鵬、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