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区域性特征及其平衡重构  【4】

何元锋

2017年12月21日15:11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四、重构区域平衡的政策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的总原则和基本指导。重构区域平衡和协调发展,关键是要用政府之力扭转市场之手,推动我国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发生有利于区域平衡发展的历史性根本改变。为此,国家相关区域政策必须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

(一)调整东部优先政策导向

东部已经形成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全面的市场竞争优势,现有的政策总体上能够支撑其国际竞争力。在政策上逐步对东部“断奶”,消除其政策依赖完全可能。应该鼓励其加快外向拓展和错位发展,尽量把国内市场腾出来,减少竞争性挤占。引导东部地区讲大局,先富帮助后富,树立不与其他地区争政策、抢饭吃就是帮助他们发展的新理念。

(二)制定西部优先政策新导向

西部(西南、西北10省市区)是我国目前最不发达的区域,也是最为特殊的区域,具有特殊的困难,也有特别的潜能和发展空间。如果西部发展起来,西部与东部联动必然产生杠杆平衡撬动效应,中部崛起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无论从西部自身的需要还是整个国家的区域平衡发展,西部地区都是必须重点支持的优先区域。

加快西部发展,必须立足实行海洋和大陆双向开放,改变海上热陆上冷局面,把大幅提升和改造交通等基础设施放在首位,确保投入补贴到位。调整国家现行资源政策,把西部的资源留给西部。重大项目、战略性项目和先导性项目布局上西部优先。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轴线,面向沿线大中城市,给企业在税收、金融、产业、贸易、开放、技术等方面制定区域性普惠政策,降低西部地区发展成本,引导工商企业西进。选择几个区位和基础条件好的中心城市,试验建立西部陆上自由港、自贸区甚至西部新特区,提高政策的综合效能,培育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比如,可以选择西北的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喀什、塔城等城市和西南的重庆、成都、昆明、贵阳、拉萨等城市,进行可行性分析与比较论证。把生态建设作为可收益的经济产业来定位谋划。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资源向西部倾斜,引导著名高校西进办分校,国家一些重大节会放到西部举办。

从长远看,区域关系本质上是国土开发和人口分布问题。西部地区两大板块的特点是,西南人多水多土少,西北地广水少人少。如果解决了西北缺水的问题,发展空间将不可估量。开发大西北,核心是要解决地广人少的问题。我国目前过多的人口聚集在东中部的狭小地域,相当多的人口困厄在西南大山之中。这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生存发展是很不利的。在新疆、甘肃和宁夏建设几个人口千万以上的中心城市,依托大型城市和荒漠地带农业化改造向西北大量移民,引导西南和中部人口向西北转进,则整个国土上人口分布和经济结构、区域关系就会发生重大变化。实现这一构想,解决西北缺水问题就是前提。在西线开辟一两条南水北调大型工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战略举措。西北地区资源富集,我国的石油天然气重要供给基地就在西北和中亚地区。将这些资源在西北就地转化加工,前景和潜力不可限量,可以有效支撑人口增加和城市发展。

(三)加大力度支持东北地区转型发展

东北是目前除了东部之外,各方面基础和条件最好的区域,总体发展水平仅次于东部而远高于西部地区。东北问题或者东北现象不是欠发达问题,而是发达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区的转型问题。东北地区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最早、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工业尤其是重化工和机械制造业实力雄厚,农业条件好,自身资源富集,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遭遇了体制、市场和资源三重制约而陷入困境。体制上是清一色的国字号企业,市场化转型艰难。市场上是国家政策鼓励设备进口,内需大量萎缩而开拓国际市场艰难。资源上是国家为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进行垄断性配置,自身的资源无法在本地转化成发展优势。东北最大的问题,一是计划经济痕迹深市场经济办法少。二是气候寒冷生产生活不方便,区域发展成本比较高。因此,搞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难度较大。必须依托现有比较优势寻找发展方向。

目前,中国制造业开始全面崛起并走出去占据国际制高点,国内市场对装备的需求持续增长,开始转向国产化。加之机器人、智能制造业正方兴未艾。这对东北地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尽显。国家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东北传统制造业和新兴制造业加速崛起。同时,充分利用东北沿边靠海、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依托大连搞自由港和自贸区。充分利用黑龙江毗邻俄罗斯的区位优势,依托哈尔滨建北方深圳。制定更加特殊有力和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东北在多元化转型和国际化发展中再展雄姿。

(四)支持中部地区加速崛起

中部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区域之一,农业条件好,劳动力丰富,能源资源富集,制造业和城市基础较好,毗邻东部,交通区位重要。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中部面临的主要问题。多年来中部地区一直处于政策洼地,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丧失了一些机会。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的新时代,将会有新的重要机遇。

工业经济时代,工商业和城市对人口布局具有决定性作用,人口分布对工商业和城市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支撑作用。应加大对中部地区农业的政策性支持力度。选择若干重点城市,采取自贸区等特殊政策,支持工商业发展,引导东部产业转进中部,推动中部地区城市群和城市化水平加速提升。

参考文献

[1][3][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冯华.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N].人民日报,2015-1-23.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2期

上一页
(责编:曹淼、谢磊)
相关专题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