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30日08:3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学习文选】《学习文选》:G20杭州峰会是引领世界的新起点
【学习路上】探究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与理论基础
走向现代:中华文明的伟大转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67岁生日。67年来,我们取得了许多成就。如果把这些成就集中于一点,那就是成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面对19世纪中叶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冲击而仓促开始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何谓现代、怎样转型这些根本性问题,我们一直没弄清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奋斗,但现代化成效依然有限。中华文明走向现代的伟大转型,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才真正踏上征程的。【详细】
以制度自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制度创新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着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努力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详细】
张首映: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之根
理论是思想精华,只有与文化合流才能源远流长、千古流芳。先秦“诸子百家”,源于此前的传统文化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演进为灿烂的中华文明,成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遥想当年,慧能一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到五祖的高度认可,不识字、未出家的他被破格提拔为接班人。慧能3岁丧父,自幼贫苦,卖柴度日,耳濡目染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风俗,了解底层人民的疾苦及文化心理需求,深知他们需要那种“即心即佛、当下解脱”的“生活禅”。【详细】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在文化之中,核心价值观是最深沉、最本质的东西,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与方向。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弘扬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详细】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中国贡献
即将过去的9月是中国“全球治理月”。月初,习近平主席出席并主持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为全球经济治理规划发展路径,倡导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达成“杭州共识”。近日,李克强总理出席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就全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话题阐述中国主张,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刮起“中国旋风”。中国已坐上全球治理舞台的主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详细】
推荐新闻: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