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3日08:11 来源:光明日报
在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规律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一总体要求,是在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和正确运用的基础上提出的,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指引。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至少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正确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来说,正确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需要区别对待三方面资源。首先,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及其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应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既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也使之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其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中华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伦理、道德观念,这些都可以作为今天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宝贵资源。我们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又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不断激活其生命力。第三,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优秀成果,都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都应该加以吸收借鉴。但我们在采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时,必须有分析、有鉴别,不可生搬硬套;必须坚持老祖宗不能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只有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形成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特有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第二,在回答时代课题和实践问题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是坚持问题导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能与时俱进地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沃土中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也必然要把正确回答时代课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使命,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在回答时代课题和实践问题中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一是紧紧抓住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二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展前瞻性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引作用。三是着眼于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独创性研究,为推动世界发展提供中国理论、中国学术、中国智慧。在对时代和实践问题的回应中,不断提出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无可替代的新优势、新能量。
第三,在正确把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关系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各国中均位居前列。但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要求相比,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需要相比,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比,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着发展不够、水平不高的问题,其自身还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比如,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比如,我国人才队伍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等。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个别研究领域、部分研究人员的问题,但实际上反映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滞后,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学科体系居于主导地位。学科体系决定着学术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以学科的方式发展,学术体系依附于学科体系;学科体系影响着话语体系,学科体系不完善,就难以为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概念、范畴、表述的支撑,就会出现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窘境。因此,提高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总体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科体系的建设水平,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等,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通过完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搭建富有活力的中国特色学术体系,构建富有感染力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综合报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