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霖
三、习近平关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两创”实践的现实启示
习近平反复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64页。)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从现实出发来诠释和理解它,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对中国古代知行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为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借鉴性示范。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做好“两创”的前提
习近平关于知行关系、知行合一的论述,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对中国古代知行观进行了扬弃与创新,对其理论意蕴和精神实质进行了现代性改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所说,“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应该说,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站在不同的立场,都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到各自所需的思想资源,但“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日报》2014年9月24日。),所以我们应该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哪些内容已失去价值,哪些内容在当代仍有现实意义,厘清应该吸取的精华和必须剔除的糟粕。同时,要立足新的实践,对传统文化作出合乎逻辑合乎实际的新阐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之间的有效融通。
(二)培养文化自信,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认知,是做好“两创”的基础
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热爱和熟知了解。缺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就丢失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没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与科学认知,也就更谈不上创造和创新了。习近平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得益于他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深刻理解。一直以来,习近平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践行者。他在诸多场合的讲话、文章和谈话中都谈论到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而且十分善于运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总是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展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我们只有清晰把握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那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想问题、办事情也才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三)完善价值表达,实现话语转换,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做好“两创”的关键
鲁迅在《准风月谈》中说:“旧瓶可以装新酒,新瓶旧酒也可以装。”(《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页。)习近平对中国古代知行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是简单的旧瓶装新酒,也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对其内容和形式的综合性改造。传统文化“两创”的根本目的,是“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因而,面对今天的时代问题,我们应该完善传统价值表达机制,实现传统话语转换,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而借鉴和利用古代智慧和经验有效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升华人们的精神理念。完善价值表达,就是要通过改造形式、增补扩充、规范完善等方法赋予传统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61页。)比如,“丝绸之路”在古代主要是商贸之路,而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却是涉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贸易、资金、文化等多方面、立体式、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交流合作的宏大规划。它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这一文化符号,秉承其中开放、包容、合作的文化意蕴,并融入时代元素,使之具有了更加广泛而深远的全球性意义。实现话语转换,就是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把古代话语转换为现代话语和大众话语,“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61页。)比如,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和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在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这种情系群众、关注民生的为民情怀,就是对古代“民惟邦本”思想的现代话语阐释。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64页。)习近平对中国古代知行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亲身实践,为我们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表率。唯有全社会共同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笃信者和躬行者,才能丰富中国故事的内涵,增强中国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唯有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植根于厚重的文化土壤之中。
〔作者王艺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助理编辑,北京100017〕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