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政府工作报告》专家解读

学者:“新常态”下应有“新状态” 认识到三种“新变化”

2015年03月06日08:4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  (万鹏)昨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特别强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干部精神面貌要有新状态。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认为,当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方方面面的“新常态”,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转变工作思维、工作习惯、工作方法,进入一种“新状态”。

是否进入“新状态”是重要的考验

胡敏向记者谈到,过去一年,媒体使用的高频词之一是“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概括,并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科学引领新常态。其实,语言所折射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慢慢积累的能量、逐渐发生的变化、必须形成的共识,这是一种在变与不变之中形成的一种新现实、新平衡,它已经完全渗透并充分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和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新常态”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转变工作思维、工作习惯、工作方法,进入这样一种“新状态”。

“领导干部在不在状态,直接影响党中央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作风和群众士气,直接影响其本人的实际业绩和能力提升。”胡敏谈到,当前形势下,我们能不能迅速进入与“新常态”相适应的“新状态”,也直接体现其思想素质、政治觉悟、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一句话,“新常态”下领导干部是否进入了“新状态”,这就是对其能不能胜任、符不符合要求、担不担得起责任的最重要检验、最严格的考验。

“新常态”下认识到“三种”新变化

“新常态下,我国整个经济已向增长更适度、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胡敏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发展变化,如果依然采用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一味追求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继续闷着头铺摊子、不求质量上规模、不看市场上项目,就会形成更多的过剩产能,积累更大的财政风险,贻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时机。

胡敏指出,我们党大力正风肃纪,全面从严治党,切实从严治吏,将权力关进法治的“铁笼”,确定了严格的做官“高压线”和做人的“保底线”,“为官不易”、“做官必担”已成为一种常态。作为领导干部,不能抱着侥幸心理,把遇到问题不作为、对问题任其发展、对矛盾视而不见,搞无为而治、击鼓传花,当成一种“老到”;把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敷衍成常事,当成一种“智慧”;把善结“小圈子”、到处结党营私、继续占尽权力为所欲为,黑色收入随便拿,肥水到处有,自由裁量权随便用,当成一种“见识”和可资炫耀的“能力”,否则就会离党的宗旨、干部的职责、党纪国法的要求越来越远,最终会滑到党和人民利益的反面。

最后,胡敏谈到,当前社会舆论环境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人民群众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们如果不能认清、不愿正视人民群众的声音,不愿接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不是实实在在勤政为民,也就失去了为官做人的土壤。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按照总理要求,在进入新的一年,要始终把为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始终把现代化建设使命扛在肩上,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各级政府也要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贯彻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对那些工作不力的、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按照党纪国法和行政责任予以坚决追究责任。


精彩推荐:

《习近平用典》敬民篇 为政篇 立德篇 修身篇 笃行篇

1、从习主席听过的军歌中品读党纪军纪和“强军梦”

2、学者:北京“瘦身”应突破三大“关键” 消除政治心理优势

3、习近平的“战略思维价值取向”: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导向

4、学者:习近平为何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再谈“三农”

5、隆国强:习近平提出“建设新型智库”给智库发展带来春天

6、习近平整肃军队用人风气 “五项制度规定”直击买官卖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胡敏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