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异化劳动:一个经典的话题【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析

杜梅萍

2015年02月09日13:35   来源:前线网

原标题:异化劳动:一个经典的话题

03以扬弃异化为核心的共产主义批判
 

法国著名学者科尔纽在《马克思恩格斯传》中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两个基本主题——揭示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自我异化和这种异化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克服……这两个主题是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异化的产生及其扬弃都被描述为和解释为历史发展的结果。
 

“既然人的生命的现实的异化仍在发生,而且人们越意识到它是异化,它就越成为更大的异化;所以,它只有通过付诸实行的共产主义才能完成。”

  “不难看到,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如果说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前两个规定(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和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说明了异化状态在作为个体的人的身上的生动表现,那么异化劳动的后两个规定(人与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对自身的否定的实质和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从经济学进入到哲学,指出异化劳动从物的异化发展到人的异化以致社会的全面异化,而这一问题的根源是私有财产,解决之道则是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内部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生,这就解释了从私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的内在逻辑。
 

“这两种形式的共产主义都已经认识到自己是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但是,因为它还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也还不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所以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它虽然已经理解私有财产这一概念,但是还不理解它的本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认为,那些试图通过毫不触动私有制本身的方法来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的共产主义不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不能克服私有财产对人的统治;同时,它们把私有财产仅仅作为一种消极的内容存在着,它的积极方面并没有认识到。在马克思看来,产生异化的社会关系本身包含着它的否定性的环节,发展着扬弃异化的条件。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人都因为物对人统治而发生了异化,偏离了人的本质。共产主义目的是要使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状态下获得解放,并代之以把人的世界而不是物的世界作为生产目的社会形态。因此,这种共产主义不仅是经济制度的全面变革,而且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由于实现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人的丰富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展现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里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借助于异化理论的概念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从而论证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必要性。

  (注:文中楷体部分摘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高级编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前线》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