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国庆65周年共和国印记系列讲座

任贵祥:中国改革开放与华侨投资

2014年10月20日09:5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二、新时期中国华侨投资政策取得的绩效

新时期的华侨投资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是通过新时期海外华商大规模地来华投资及其发挥作用体现出来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海外华商到中国大陆投资,还未见到专门而确切的统计数字。因为他们当中既有大量的独资企业,又有许多是与外商、港澳台商合作的企业,还有国营企业的参股者。国家统计部门对这些投资并未分门别类的加以统计,而是笼统归地类为外资。

有学者对1979年至21世纪初华侨华人对中国大陆投资的概况做了介绍,认为此间华侨华人直接向中国大陆头或通过香港的“转口投资”总额,至2000年底累计约为763亿美元,约占全部外资的22%。

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海外华商在中国投资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投资规模、数额不断扩大。所谓投资数额大,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投资总额大。如按763亿美元算,折合成人民币5000多亿元,可见投资数额之大。二是占外资的比例大。改革开放期间海外华资占在华外资的百分比最高时达60%至70%。三是华商个体投资数目大。截至1994年,马来西亚郭鹤年和泰国谢国民在华投资总额分别超过40亿美元;2002年印尼三林集团通过香港子公司一次在重庆投资30亿元人民币开发融侨半岛房地产。

第二,投资地区广泛。以前华侨华人投资多在东南侨乡、沿海一带,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商投资逐步由东向西辐射,由南向北延伸,由沿海向内陆扩散,由祖籍地向非祖籍地区扩展。甚至过去海外华商无人投资的北方和大西北、大西南现在也有投资。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去美国创业的新移民、美国成功集团总裁李玉玲,2000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投资5亿元人民币于小西门旧城改造“成功广场”项目。再如2003年国务院侨办开展了“2000—2002年度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评选表彰活动,当选者分布在19个省区市,其中闽粤占一半,投资中西部的侨资企业榜上有名。

第三,投资领域拓宽。改革开放以前,华侨向国内投资领域主要为农产品加工、制鞋、服装、纺织、五金、塑胶、建材、食品、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改革开放之初,华侨华人投资宾馆、酒店等服务性行业所占比重较大;此后,有些华商资本转向商业、房地产业;再以后,则扩大到能源、冶金、机械、化工、建筑、林业、旅游、服务、金融业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电讯等领域。

第四,投资形式多种多样。改革开放前华侨投资按国家规定均投入国营企业,投资到私营企业的微乎其微。改革开放后,海外华商对祖籍国的投资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既有独资,也有合资、合作;即有创办新企业,又有改造“嫁接”原有企业;即有单独零星办厂,也有集中成片设厂;即有个别产业投资,又有连锁开发;即有合营联营,还有“租赁”、“参股”、“股票”等等无所不有。创造了“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以侨引台”、“侨港台外联合投资”等一系列投资方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

第五,起点和科技含量高、效益好。改革开放后海外华商向祖籍国投资,大多是国内薄弱的产业、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参与“三来一补”到分散办厂,由土地成片开发再到组建企业集团,海外华商总是走在前列。由于他们自身拥有引进、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管理方法和开拓国际市场等优势,所以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良好,能够迅速将产业优势转化为产值优势、创汇优势和利税优势。如马来西亚华商林建中1983年4月与深圳华侨城合资建立华侨晒图纸厂,从美国引进先进设备,生产高级晒图纸,填补了中国该项技术的空白。1996年福州市有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之一就是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1996年工业总产值达79.15亿元,出口创汇6.68亿美元,仅税收一项就超过9000万元。

需要说明的两点是:一是改革开放后华侨华人大规模来华投资,主要是中国改革开放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吸引外资政策及经济规律运行两者合理的结果,并非是单纯的爱国因素。二是根据资本的特性及其运行规律,海外华商在华投资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在客观上大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并有相当部分资本自然而然地流入其居住国,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而居住国同样获益。因此,其投资的结果是双赢或共赢。

新时期中国制定的华侨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海外华商投资,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其一,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新时期我国制定的吸引外资政策包括华侨投资政策,本身就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外开放早期具有标志性的经济特区的设立,就是基于港澳和海外侨胞的因素。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外商正在观望时,海外华商率先进入大陆投资,是对外开放“排头兵”。如1979年国家外资委批准的北京三家合资的外方合作者均为华商;1981年底以前,最早创办的48家合资企业中,海外和港澳华商28家,占60%。他们登陆成功,起到了某种示范和引领作用,“引起西方企业家们的注意”。

其二,推动了中国经济尤其侨乡的大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吸收外资包括海外华资发展经济,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纵向统计,从改革开放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吸收外资约6224亿美元,其中海外华商或华商主导的投资约达4170亿美元(包括港澳台商资本),约占投资总额的67%;再看横向统计,以1997年的税收为例,本年全国财政收入为8462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商企业上缴的税额约为860亿元人民币,约占1/10。这些数字充分说明海外华商资本对于推动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其三,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缓解了城乡就业的困难。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又是劳动力最廉价的市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处于经济体制转轨阶段,出现大量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情况,城市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形成数量巨大的廉价剩余劳动力。海外华商来华投资创办企业,为大批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及国家负担。进入新世纪,全国外企就业人数达2300万人,仅广东一省即约1000万人,福建省外企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1/4。仅泰国正大卜蜂集团在华的农牧业直接就业人口约6万人,间接就业人口达上百万人。

其四,加快了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国最先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及随后开放的沿海沿江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与吸收外资包括侨资关系密切。在侨乡和华商投资比较集中的中小城镇乃至某些乡镇的建设发展突飞猛进。如粤闽等省多地撤县改市,“城市群带”、“卫星城镇”拔地而起。其中吸收外资包括侨资开发、建设起到特殊的作用。再如,进入21世纪初,浙江省青田县约有4亿元侨资投入城市建设项目。据有关部门评价公布的“首批投资硬件环境40优城市”、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有不少是重点侨乡市、县。

海外华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的作用还有,调整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并日趋合理化,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规模扩大,以及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发展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讲堂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