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宏观调控是政府引导、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宏观调控政策往往是“相机抉择”的,所以,要做到既不直接干预市场活动又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宏观调控方式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创新,集中体现为2013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的“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宏观政策要稳住,就是要在对当前发展阶段或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对于短期经济波动,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对经济的区间调控,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为基本原则灵活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制造新的风险或新的障碍。
微观政策要放活,就是通过简政放权、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增强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和内生动力,来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活力。
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包括城乡经济一体化在内的普惠发展,以增强社会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
党关于宏观调控方式的理论和思想创新是以对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相联系的,即当前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对外经济战略:进一步开拓对外开放合作的区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对外经济战略思想方面也进行了创新。
首先是进一步开拓对外开放合作的区域。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已经形成的主要对外合作区域如北美、欧洲、东亚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中东欧、非洲等转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如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了“走出去”战略。
其次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如加强自贸区建设就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探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可以预期,自贸区建设将会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中一个新的里程碑。
最后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除了继续与传统的国际金融机构、贸易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加强合作并推动上述机构的改革外,中国也积极倡导并全面推进新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稳定推进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为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年6月1日版。
②《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28日版。
相关专题 |
· 《人民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