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朱继东: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2014年06月18日10:3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专家简介

朱继东,山东东明人,法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同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理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世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和新闻传播、突发事件应对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代表作为《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48万字,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主要内容

一、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对意识形态的冲击

二、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新30年应对新考验、实现新崛起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科学路径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们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大家都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之后,各地对意识形态的工作特别重视。在这个背景下,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被提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大力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个必然要求。

什么是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呢?我在最新出版的一本书《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中是这么总结的,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主要体现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和话语支配力。这是我初步给出的一个定义,意识形态能力以前大家都没有特别关注过,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我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关注这个话题,我们共同来进一步推进意识形态能力的建设的研究。

我们都知道,8·19重要讲话之后,我们党对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能力这一块提出了一个特别高的要求,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对意识形态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打开国门之后,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的快速崛起,当然,在快速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也面临着几个方面的冲击。像全球化冲击,我们知道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间,不断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有一个冲击。另外,市场化和网络化。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分开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们知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量的国外产品、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都进入中国了,再加上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加强对外交流的次数不断增多,我们很多人出国留学、出外交流,从这中间,我们国外的各种思潮、思想都对我们形成一个冲击。如何面对全球化呢?也是一个我们不可避免的话题。

全球化,我觉得应该分为几种的。一是经济的全球化,二是文化的全球化,三是政治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确实是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而来的一个必然的。政治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国家、西方国家在推进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的本质的要求。下面我具体展开去讲。

首先,我会讲一下全球化的特点和本质。我们知道,全球化,一开始是以经济全球化的面目出现的。我们常常会说,我们要融入一个经济全球化,其实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虽然大家谈的更多的是经济全球化,但是全球化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全球化,也从来没有存在过一个单纯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政治、文化因素等意识形态。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际垄断资本在主导一个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的过程。

但是同时,全球化有这么多的冲击,对我们国家有可能有危害,我们是不是能够避开全球化的潮流,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大家一直知道,全球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怎么样积极适应全球化的挑战,是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认真考虑和应对的一个问题。

我们要看到,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在对外的思想、文化等交流中无法回避来自西方的多种冲击。因为我们大家知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间,我们不断地加强英语学习,英语学习对我们了解世界是非常好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的人在学习国外的语言的过程中间,包括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过程中间,有很多人没有一个应有的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鉴别能力,这样形成了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还有一些同志到西方之后,看到西方的这个也好,那个也好,不知不觉中间就产生了一种文明冲突病,原来觉得中国的文明很好,到西方那些地方就觉得西方的东西很好,在对比中间陷入一个痛苦的状态,就是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没有清醒认识到东西方文明的差别。

西方还通过一种文化的全球化对我们进行影响,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文化全球化就是从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的各种文化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以各种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相互交流、交锋、融合的过程。

大家知道,“西方文明中心论”在前些年是一度很有市场,正是在“西方文明中心论”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在整个中外文化交流中间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这些年来看到的一些影视大片,很多是西方产的,相当一部分是美国产的,包括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英文的信息,也大部分是西方国家制作的。从这方面,我们会看到西方国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控制性的地位。

第二个方面,我就讲一下从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我们知道,从1992年我们开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今天,20多年时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间,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巨大的推进作用,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间,由于我们一部分的领导干部没能很好地驾驭这个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对于我们的意识形态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我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阐述一下。

首先,我觉得我们要看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本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共生共荣。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两方面的鲜明属性,一是市场经济的共性,现在我们说市场经济了,肯定有共性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性。二者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不可偏废。如果偏废了一个方面,我们中国的市场经济就有可能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前进。

在市场经济中间,对我们意识形态的冲击有很多方面的,一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泛滥,导致了信仰的迷失和道德滑坡,我们知道在整个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前很多人可能是羞于谈钱,不好意思谈钱,到后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有一部分人把钱看得越来越重了,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家一些顺口溜,叫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多能让磨推鬼,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些思想也是意识形态在市场大潮冲击下的一些体现。我们还看到,见利忘义、迷信市场,产生的危害很大。这些年提起我们生活中间的一些问题,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假冒伪劣产品,这些问题不断出现,为什么这些问题出现呢?就是在整个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间,我们有的领导干部没有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的领导干部和一些不法企业相互勾结起来,在自己本身不断地腐化的过程中间也放松对企业的应有的监管,导致了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其实它根源也就是一些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薄弱,有的时候他说我们不能干涉市场,不能干涉企业的自主权,其实对于那些违法违纪的企业,我们不但要干涉它,而且要严厉惩治这些企业。同时我们还看到一些权钱交易,包括全盘西化的思潮,也是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个负面的影响。

另外一个方面,我谈一下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对中国的巨大挑战。下面一组数据就很好地说明了中国网络的迅猛发展,2014年1月,CNNIC发布了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个亿。在整个互联网发展中间,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尤其在网民的人数和大家对网络依赖性、普及性方面,是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做不到的。

我们要看到,虽然网络发展这么快,但网络不是一个洪水猛兽,包括它的平等性,它挑战了我们传统的所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主导性,以前我们给大家讲意识形态,我们有时候就是去讲,观众在下面听,他是没有一个质疑的权力的,几乎是没有的。现在在网络的时代,大家觉得你讲得不对,我就可以提出质疑,在这方面我们要正视网络的平等性。另外还有随意性,有时候你讲得对,有的人没事,他就是无中生有,鸡蛋里面挑骨头,这样故意挑你的错,这都是网络时代无法避免的。我们应该适应这种新的、全新的挑战

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在网络上也得到了很好体现。我们看到,首先是2013年8月份,有一个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提出我们要共同遵循七条底线。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主持召开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他在讲话中谈到了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等,就网上舆论引导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他同时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我们知道,在国家安全中间,意识形态安全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意识形态安全,而网络上的意识形态安全又是当前意识形态安全的重中之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讲堂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