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张孝德:化解房地产泡沫 从根源上解决产能过剩

2014年04月01日13: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摘 要] 目前对中国经济系统具有全局性影响、风险性最大的是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是产能过剩的深层原因。化解房地产泡沫是从根源上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对产能过剩进行标本兼治,必须把如何化解房地产泡沫作为治理产能过剩的治本问题来抓。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产能过剩;化解危机

[中图分类号] F20 [文献标识码] A

一、产能过剩不是中国经济系统风险的根源,是系统危机的先兆

把中国目前过剩的产业放在整个经济系统中去考察,可以发现,产能过剩不是经济系统问题的根源,而是经济系统潜在风险的表现。在中国经济系统中,还存在着比产能过剩更严重的房地产过剩。

首先,产能过剩带来的只是局部风险,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是经济系统危机。从2002年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以来,房地产业是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最大的产业。由于房地产不仅仅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所以房地产发展带动的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投资,也成为民间投资的对象。房地产业的繁荣,不仅拉动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装修材料、电器、轻工等产业的繁荣。房地产不仅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银行业务的拓展;不仅拉动了城镇化发展,也成了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目前的中国经济中,没有哪一个产业,能像房地产业有如此全面的拉动效应。

由于房地产对整个经济有其他产业所没有的强拉动效应,也决定了房地产过剩形成的泡沫一旦破裂,给经济系统带来的风险也是巨大的。近代以来一次又一次经济危机的代价说明,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对经济系统的破坏是致命的。1926年美国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破裂,间接引发了华尔街股市大崩溃,并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危机。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是由美国房地产泡沫引发。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也是房地产泡沫破裂,重创了日本金融业,使日本从此陷入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期。1997年7月爆发的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与房地产泡沫破裂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危机。

其次,房地产过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容易被忽视。我们今天面临的现实是:一端是非常明显的产能过剩,另一端是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国家统计公布的2013年截至9月份的数据显示,与2012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房地产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9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20.6%,最低下降为1.8%。面对这样一组数字,人们很难相信房地产也是过剩的。其实,这恰恰是房地产过剩具有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所在。

钢铁、煤炭等产品,属于一般产品市场,只要供给大于刚性的实际需求,就会出现价格回落,供给过剩。而房地产兼具一般消费品和投资品的特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到超出其实际价值时,不仅不会出现价格回落,反而会形成新一轮的价格上涨。此外,一般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回归供求均衡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而房地产价格不断膨胀,形成泡沫之后,房地产价格回落,不是渐进式的,而是突变式、直线式的回落。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支持房地产的需求短时间内会冷却到冰点,出现短时期内交易中断,导致价格直线式下降。 1923-1926年间,美国佛罗里达的房地产出现泡沫,地价从1923-1925年的3年时间,上涨了5倍。到1926年,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迅速破裂后,仍数倍下降。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房价在创下天价后,下跌70%左右;1998年中国香港房地产泡沫破裂后,连续下跌6年,下跌65%左右;1998年泰国房价曾跌掉3/4;中国台湾曾下跌50%以上。2008美国房地产崩溃了,纽约房地产价格下跌了35%-50%,洛杉矶、旧金山下跌了50%-60%,美国其他地区下跌了65%以上。

综上所述,不能以一般产品过剩的标准,来判断房地产过剩。房地产市场以虚假繁荣掩盖其过剩,使我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危害性。把产能过剩放在经济系统去考察,就可以发现,目前的产能过剩只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前兆,需要把化解产能过剩与化解房地产泡沫结合起来进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行政管理改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